五福新城 全家福安•回眸2023|福安船舶:向“新”而动 逐“绿”而行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3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4-02-23 22:56:35

近年来,我市紧跟时代潮流和国家政策趋势,锚定电动船舶发展方向,持续抓好船舶产业结构调整,招大引强补齐上下游产业链,积极推动“福安造”船舶借力绿色东风,驰骋市场新蓝海。

新年伊始,由我市福宁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承建的高端新能源游船“闽江会客厅”顺利下水,这也是福建本土制造的首艘高端新能源游船。据了解,福宁重工作为福船集团电动船研制总装基地,是我市积极推动船舶修造业向电动化转型升级的骨干企业之一,去年至今,已顺利下水五艘电动船舶。





福建福宁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副部长 段好阳:

现在我们“大金湖”二号、三号还在做,“古厝”二号也正在分段制作中,后续的船舶都还在洽谈的过程中,还在一些审图在过程中,前景会是越来越好。

我市是福建省三大船舶修造基地之一,船舶修造产业历史悠久,拥有成熟完整的产业链,2023年,船舶修造产业完成规上产值13.06亿元,同比增长8.58%。同时,行业企业借助市域内电机电器发展积淀的产业优势和毗邻宁德锂电新能源产业的区位优势,在布局发展电动化船舶上先行一步。





福建船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黄如堂 :

福建福安是船舶传统的基地,人才各方面都比较积聚,未来我们会把福安福宁重工,当成以后福建船舶发展新的引擎,进行进一步布局。






市工信局副局长 王文恒:

十四五以来,我们福安紧抓国家双碳的战略目标,根据我们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电动福建以及这两年我们宁德提倡的电动宁德这个蓝图目标,我们已经启动了一个电动海上装备的蓝海计划,成立了专门的团队,由市里面的分管领导牵头以及抽调各个涉海部门的骨干干部,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队伍来服务整个船舶修造产业。


为突破难点主动领跑“新赛道”,我市先行先试,制定出台了《“电动福安”船舶发展专项规划》《福安市赛江海上装备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推动电动船舶发展若干措施》等,加快实施现有区域小型近港作业船舶电推化改造,全力构建“生产能力+市场需求”、“场景应用+基础保障”、“规范发展+政策支持”同步推进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企业迸发创新创造活动,在开发新型电动船舶产品,对接不同行业市场上迈出稳健步伐。

市工信局副局长 王文恒:

去年,“东湖之星”、“茉莉号”下水,符合规范要求的十二米以下的渔业辅助船开工建设,这都代表着我们福安在十四五期间发展这个海上绿色装备实质性的步伐。





福建福宁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副部长 段好阳:

以后我们福宁可能是产品的多元化,目前我们只是做客船、还有散货船,到时候可能会做一些港拖之类的,产品的多样化,还有一个就是提升我们的续航力,电池现在续航力比较短,后续我们可能会提升一些续航力。

锚定蓝海向未来,接下来,我市将重点引进国内轻量化船体材料、船用动力电池、电池动力推进系统等电动产业创新型项目,结合优化提升福安本地传统机电行业技术水平,选择示范试点企业重点推动纯电池动力技术在中小型近港、江河区域船舶的应用,全面构建电动船舶上下游产业链产品并轨发展态势。





市工信局副局长 王文恒:

我们现在要加大投资力度,以及我们的招商引资的力度,那么做电动船舶这个产业,我们需要上游的三电系统的、还有材料行业的, 让这个产业链丰富起来,完整起来,形成真正的电动海上装备,或者说是海上新能源装备的全产业链落地在福安,这是我们今年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福建福宁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胡裕国:

目前,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已经基本打通,制造的工艺流程也基本成熟,我们对行业的发展也更有信心了。



记者:陈晓峰 秦红丽

编辑:宋诗莹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 陈菁婧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