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草绿,又到一年清明时。清明节是我们祭奠逝者、缅怀先烈、感恩先人的传统节日,2022年春,我市遭遇疫情“倒春寒”,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清明期间,我市暂时关闭全市所有公墓(陵园),暂停现场祭扫等聚集性活动。
疫情之下,该如何满足群众清明祭扫的合理需求?特殊时期,因“疫”而变,既“清”则“明”。3月31日,根据上级疫情防控要求,市民政局发布《关于清明期间暂停公墓祭扫等聚集性活动的通知》,号召群众改变传统的祭扫方式,采用家庭追思、代客祭扫、网络祭扫等远程祭扫方式遥寄思念。
“由于疫情原因,全市公墓、骨灰楼堂、农村历史埋葬点、散埋点等暂停聚集性祭扫活动。不便之处,请广大市民谅解。”清明节前后,市民政局陆续向群众发送此类公益宣传短信共计50万条,并安排工作人员分别在龟龙山、龙祥山、松鹤山、兴龙山等4个公墓区的上山路口处设点宣传;同时,市殡葬执法大队还在分散安葬点较多的路段利用车载“大喇叭”循环播放广播进行宣传、巡查。除此之外,市民政局通过OA系统下发文件,要求各乡镇利用“村村响”广播将清明期间暂停祭扫的通知传播到每乡每村、每家每户。“节日期间,我们有到各公墓区、分散安葬点及各乡镇进行巡查,今天是清明假期的最后一天,我们会加大巡查力度,密切关注祭扫活动情况,严格落实精准化疫情防控要求和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确保不发生聚集性祭扫活动。”市民政局副局长林茂章表示。
为了降低人员流动、聚集带来的疫情反弹风险,清明节前后,我市原则上不组织集体公祭活动,但为了让广大市民共同参与追思,4月2日上午,我市开展以“2022·奋进·网上祭英烈”为主题的代祭扫活动,通过网络祭扫、代为祭扫、远程祭扫等方式,倡导足不出户、缅怀英烈的祭扫风尚。现场气氛庄严肃穆,工作人员整齐列队向烈士墓三鞠躬并敬献鲜花,以此替无法到场的烈士亲属寄托思念之情。
“在这个特殊时期,希望烈士亲属、广大党员干部、青少年、社会各界群众可以通过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网上祭英烈’活动专栏遥寄哀思、‘云’祭英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吴燕来说道。
据了解,我市目前共有700多处烈士墓。清明期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为每处烈士墓各安排了一名管护人员,负责擦拭墓碑、清理杂草等维护工作,并分别在每个墓前插上一朵小黄菊,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与缅怀;同时,为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该局还通过走访了解、调查取证的方式,成功寻找到黄金灼烈士的遗骸,并将其遗骸迁移至我市集中安葬点进行安葬。
“下一步,我们会通过摸排,对烈士墓进行登记造册并集中整修,同时对零散的烈士墓给予迁移保护,做到‘应迁尽迁、集中管护’,建立长效的管护机制,大力提升红色教育功能。”吴燕来表示。
过一个平安、绿色、文明的清明节,理应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通过多元化的追思方式,可以不断丰富清明的节日内涵,使清明这个传统而古老的节日焕发新的生机,让清明更“清明”。
记者:王雯秋
编辑:阮珊妮
审核:林衍 陈菁婧 宋诗莹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