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玲星:贡献代表力量 描绘畲乡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7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阮珊妮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3-04-07 11:10:10




兰玲星:贡献代表力量 描绘畲乡新画卷

暖春时节,桃花竞绽,福安市穆云畲族乡王楼村大王山桃园里游人如织,赏花、拍照、踏青,异常热闹。连接桃园和村主干道之间的崭新水泥路,不仅提升了乡村颜值,也让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水蜜桃运输问题。

“过去,大王山桃园到村里没有水泥路,村民进行桃园管护特别不方便。”2021年,兰玲星当选王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后,与村主干多方努力,终于修成这条1.5公里长的水泥路。这是王楼村变化的一个缩影,也是省、宁德市、福安市三级人大代表兰玲星扎根基层、为群众奔走的写照。
敢想敢干的“领头雁”
乡村振兴,离不开“眼前有蓝图,心中有良策”的“领头雁”。2021年大学毕业后,兰玲星毅然返乡,决定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选择扎根基层,就一定要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更好。”兰玲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村民的愿景逐一变为现实。

村里土地面临抛荒、特色产业缺乏、人口外流……王楼村的情况比兰玲星预想的差,如何才能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紧盯特色产业,增强村级‘造血’功能。”兰玲星以此为破冰点。

方向明确,行动增效。兰玲星与村主干多措并举,大力盘活大王山水蜜桃标准园,挖掘王楼村特色产业;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村民学习无公害、有机水蜜桃种植栽培技术;推动改造低产茶园70亩,让村里茶叶有质更有价。2022年,王楼村村财收入突破1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2.1万元。

“头雁”领航“群雁”飞,为吸引外出务工村民返乡,兰玲星以“基地+合作社+村民”的运营模式,雇用村民管护大王山桃园。“农闲时来管护桃园,一天有200元的工资,真好!”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让村民兰奶通赚钱顾家两不误。
植根人民的“连心桥”
“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乡村振兴”是频频提及的“热词”。“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让我备受鼓舞,广大农村大有可为。”兰玲星表示。

目前,乡村的发展存在产业匮乏、人才流失等问题,如何破题是百姓的期待。“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一头连着群众,一头连着政府,有义务做好群众的‘传声筒’。”兰玲星表示。为此,她紧抓每次学习的机会为自己“充电”、多次参加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乡村振兴领域视察调研、到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接待选民听取意见建议,逐渐有了自己的思考,《关于激活畲族文创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打造畲家一台戏,助推畲乡共同富裕》《关于持续加大少数民族乡村建设的建议》,一份份与乡村振兴、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畲族文化传承密切相关的建议受到省、宁德市和福安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基层治理有她的思考、百姓心声有她的传递,兰玲星干在实处、谋在深处,积极践行一名人大代表的使命,架起民生服务“连心桥”,跑出民声传递“加速度”。
民族团结的“践行者”
沐浴着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的春风,走进的王楼村,村道干净、居民楼整齐,幸福院餐厅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目前,村里共完成裸房立面改造2.3万平方米;村口护坡项目、新村村道等项目建设完成;坚决拆除违建猪栏,守护碧水青山……”对村里的点滴改变,兰玲星如数家珍。

福安市文明村镇、乡级2022年度城乡品质提升工作先进单位……各种荣誉纷至沓来的背后是村民不断提升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作为直接受益人,村民兰伏明深有感触:“感谢党的好政策,这几年村里变化大,基础设施跟上了,我们畲族群众发展的信心更强、干劲更足。”

“小到一个家庭、村子,大到一个民族、国家,最重要的就是团结。”这是兰玲星日常开会的口头禅,随着民族团结意识在王楼村深入人心,兰玲星现在思考更多的是,如何立足人大代表和村主干双重身份,团结引领畲族干部群众,继续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政策,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王楼扎下根来。

“目前,村里组建了王楼爱故乡志愿者队,通过示范作用,营造人人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兰玲星说,此外,为进一步传承弘扬畲族优秀传统文化,村口的畲族歌舞台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中。“畲族文化是我们的根,我将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提出更多关于传承弘扬畲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意见建议,推动畲乡的民族团结根基更坚实、更稳固,为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篇章贡献力量。”兰玲星对下一阶段的履职工作有了明晰方向。



来源:闽东日报 通讯员陈雅芳

编辑:陈菁婧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阮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