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安市为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四链融合”,打造世界知名不锈钢城,加快构建闽东县域经济产才融合示范区,出台了《福安市县域经济发展人才支撑若干措施(试行)》,为实现“五福新城 全家福安”美好目标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创新驱动
创优人才发展新环境
组建福安市重点产业链特聘专家团,按一个聘期(3年)每个特聘专家团150万元的标准,给予日常工作经费补助。引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团队携带技术、项目及资金在福安创新创业,最高给予100万元项目经费补助。鼓励企事业单位携手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建引进科研人才及团队。对成功入选省、宁德市“揭榜挂帅”关键核心技术榜单并立项的科技项目,按就高的原则最高补助20万元。
支持新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新型研发机构,对于新认定为国家级和省级的,给予补助。创新成果转化支持专项,对于科技成果的转让方,按照技术合同成交金额比例给予最高20万元的奖励。对新获得国家专利金奖、银奖及省专利奖二等奖及以上的前三位完成人给予一次性奖励。
支持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产业链重点企业在科教资源、创新资源丰富的城市建设“企业飞地”。对其全职新引进的“双一流”院校本科或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相应享受部分人才待遇。融入“福州都市圈”战略,依托国有企业与福州高校院所,设立“园区飞地”,并大力鼓励福安市企业入驻飞地,对入驻企业最高20万元补助经费。
实行万名大学生兴韩计划和专业人才倍增计划。举办福安市大学生大会,支持企业为来韩实习毕业生落实发放生活、交通补贴并给予相应补助。对在校毕业学年的本科及以上学历大学生提前与福安市企业签订就业意向协议的,最高发放1.2万元“归巢”生活津贴,全职新引进后按照博士1000元、硕士800元、本科生500元的标准连续发放三年每月生活补贴。
为非福安籍有意来韩就业或创业的毕业生,提供最长7天来韩求职短期免费住宿;对无房并租房居住的毕业生给予享受每月200元、最长36个月租房补贴。对创业大学生全面落实创业资助、税费减免和成果转化等全链条扶持政策。对新引进大专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实行“零门槛”落户。
对取得技师、高级工职业资格的大中专毕业生,连续3年分别给予发放每月生活补贴。对新引进的高级技师(高级职称)分别给予发放补贴。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支持企业与猎头机构合作引进企业管理人才和科技研发人才,最高补贴10万元。对集中引进博士、硕士、工科类青年专业人才或知名企业高管的民营企业,给予一次性最高10万元引才补贴。对重点区域省、地级城市认定期内的人才来韩全职就业,给予总额3万元的就业奖励。
设立“驻韩高校留才奖”,为毕业生提供“一站式”留韩就业服务。对市外高校、市外设立的异地“人才工作站”和“商会”,引进紧缺急需专业人才的给予分别兑现引才奖励。支持推动直接采认台湾地区职业资格(职业技能)工作,比照享受相应人才待遇给予发放人才补贴。
统筹民企专项引才。探索用“人才编制周转池”引进技术岗位科研人员到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或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探索在国有企业设立人才引进“民企专项”,利用国有企业员额为民营企业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探索实行“周末工程师”制度,柔性引进“大校大院大所”的专家人才,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成果转化服务。
支持直播电商新经济、新业态创新发展的电商运营人才、优秀带货主播和电商产品开发人才给予重点关注和支持发展。逐年加大落实教育、卫生健康系统人才培养及引进补助力度,提升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引进实效,补齐教育、卫生人才短板。
优选优育民营企业家队伍。强化全市规上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素养能力提升,全面开展三年培训行动计划。支持重点产业链企业“高管”和青年企业家,参加MBA、EMBA等高端系统性学习按学费给予补助。
实施“筑梦福安”乡村振兴合伙人计划。探索以市场化改革为引领的乡村发展新途径,深化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乡村振兴职业经理人制度,举办乡村振兴创意设计大赛,招募引进乡村振兴合伙人。按村财增收比例年度最高给予奖励80万元,孵化期3年。
健全服务机制,强化市领导与专家人才的联系,优化重点职能部门组团服务流程。推行人才活动“月历”制度,定期发布企业事业单位惠才活动信息。
完善安居保障,对新引进到民营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在福安首次购买商品住房的大学毕业生,分别发放专项购房补贴。
落实优才待遇,实施“礼遇人才”办实事项目,落实商企服务联盟、景区旅游、文化场所、就医绿色通道、子女入学、配偶随迁就业等一系列优惠措施。建立完善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和线上办理申领“人才码”。鼓励设立人才会客厅,并常态化组织人才交流与联谊活动。
记者:雷津慧
编辑:陈菁婧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