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千亩撂荒地蝶变“丰收田”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4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4-05-24 21:53:47




不负好春光,绘就好“丰”景。眼下正是水稻栽插的好时节,穆云畲族乡翁洋村雪山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水稻田里,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农户们穿上雨靴,挽起袖子,左手分秧、右手插秧、边栽边退,随着手上娴熟的插秧动作,转眼间秧苗便成线成片,一排排青翠秧苗扎根在了田地里,一幅生机盎然的农耕画卷正徐徐展开。



“眼前的农田以前是撂荒田,田里杂草丛生,一片萧条。为解决土地撂荒问题,我们组织人员对这片撂荒地进行整治,清理杂草,翻耕土地,施肥灌溉,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福安市雪山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游雪山介绍,自2022年起,合作社从农户手里流转了170亩撂荒地进行复垦复种,今年采取水田种水稻,旱地种玉米和甘薯的种植方式,预计一周内完成播种任务。



种好是基础,管好是关键。“我们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和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并设有专门的服务队伍,分别负责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作业环节,在减轻劳动成本的同时,精心呵护每一片土地,防止其荒废。”游雪山说,他们还向相关部门申请了单轨运输车,这一举措有效破解“用工难、用工贵”等问题,不仅提高了运苗、运肥效率,还节约了投入成本,真正实现了农业生产节本增效。



一排排生机盎然的秧苗肥了耕地,也富了百姓。游雪山告诉记者,这片转租的170亩撂荒地如今焕发新生,其中40亩种植水稻,每亩产量800斤左右,预计每亩能带来近1800元的可观收益,剩余的130亩则因地制宜种植玉米和甘薯,预计每亩收入1000元,总收入可突破20万元。这片曾经的撂荒地,已然成为了“希望田”。



如何让撂荒耕地“复活”后不再丢荒?据福安农垦集团农村资源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高辉介绍,如今的撂荒地都是以托管的方式流转给村(组)集体管理,再由集体统一流转到农垦集团。近年来,福安农垦集团通过委托专业的合作社进行撂荒地的复垦复种,成功实现了撂荒地的可持续耕作,保障了人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翁洋村盘活撂荒地只是我市大力推进撂荒地复垦复种、集中流转的其中一个小缩影。据了解,全市共有5593.33亩撂荒地,涉及17个乡镇145个村,截止五月底种植面积已达3000多亩。高辉表示,接下来,福安农垦集团将进一步全面推动撂荒耕地的复垦复种工作,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建立健全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推动福安农业高质量发展,将荒地蝶变为“致富田”“丰收田”。



记者:秦红丽 陈晓峰

编辑:陈菁婧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