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意坦洋村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07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阮珊妮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2-12-07 11:22:32





“因一抹茶香闻名世界,因一段惜别留名青史”。壬寅年初秋,阳光正好,我们“福山福水寄深情”文学采风团走进“坦洋工夫发祥地”——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


一路青山秀水,沿途茂林修竹,流水潺湲,鸟声上下。群山环绕的坦洋满目苍翠,宛如一片清秀的茶叶。福山福水出福茶,我打开写有“全家福安”字样的手拎袋,里面是一杯组委会事先泡好的坦洋工夫茶,透过玻璃,汤色金黄透亮,旋开杯盖,袅袅茶香扑鼻而来。我想象乘坐在其他车辆里的客人们,当他们打开这杯茶,一定也被这方山水的热情惊讶到了吧。

吴庆堂 摄

我们的车子停在村口,眼前一座碉楼,墙挂信封,上书地址“中国坦洋”并盖有邮戳。在“坦洋工夫”香靡环宇的鼎盛时期,从海外寄往坦洋的邮件,无须冠以省、府、县之名,只要写上“中国坦洋”四字,即可顺着这片茶叶独有的地理标志准确抵达。看着老信封,不禁让人情思缱绻,在坦洋工夫的百年荣光里,有多少缠绵的情意在这条看不见的时光长河里流淌啊!


沿着村边桂花溪这条蜿蜒的叶脉走进坦洋,就走进了这片茶叶的前世今生里。


下街靠近古码头,这里廊桥横溪,榕荫匝地,是这片茶叶前世隐秘的入口。从街旁悬有“横楼映秀”匾额的门进入,就走进坦洋著名茶人施光凌亲手创建的“丰泰隆”建筑群。“丰泰隆”建筑群包括施家老宅,横楼和别舍等。它们与上街的胡家、王家老宅一样多为清代建筑,一座座规模宏大、布局精巧、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一起构筑了坦洋独具特色的茶厝风景。穿过花圃,便来到横楼,这座三层土楼依山而建,坐南面北,楼内排水设施完善,干燥通风,根据“坦洋工夫”的生产工艺划定功能区,是“丰泰隆”茶行的制茶工房。当年,就在这些工房里,钟情于茶的施光凌与胡福四等茶人经过潜心创制,终于见证了“坦洋工夫”的诞生。


横楼左侧,是施光凌用来招待茶商的别舍,现在是“坦洋工夫历史文化展示馆”。馆墙上的歌谣“茶季到,千家闹,茶袋铺路当床倒。街灯十里亮天光,戏班连台唱通宵。上街过下街,新衣断线头,白银用斗量,船泊清凤桥”,让人仿佛又看到了“坦洋工夫”茶产业的盛景。据史载,当年坦洋一条街,就有茶行36家,雇工3000多人,全村年产干茶2万多箱。“英商购买华茶,以坦洋为最”——那时候,一箱箱坦洋工夫茶就是顺着门前的桂花溪,经由三都澳港远销欧洲,抵达英伦三岛,成为英国皇室的“座上宾”。1915年,“坦洋工夫”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更是给这片茶叶这个山村增添了熠熠光彩。


百年光阴匆匆而逝,“坦洋工夫”经历辉煌也走过坎坷,尤以日寇侵华,河山沦陷,从此海路断绝,茶叶衰败。新中国成立,在政府的扶植下,2013年“坦洋工夫”再获金奖,并捧回红茶领域多个金字招牌,从此雄风再起,迎来新生。


从横楼下来,是一条宽敞整洁的柏油路,脚步不经意间沿着新的叶脉走在了“坦洋工夫”的今生路上。只见两旁茶店毗邻,溪畔村居焕彩,在坦洋茶舍里,福安红、富春红、冠军红……琳琅满目的“坦洋工夫”更是让人目不暇接。几案上,一杯杯坦洋工夫茶汤色明亮鲜艳,引得客人们争相续杯,那馥郁悠长的茶香仿佛在诉说着曾经发生在这个村子这片茶叶上情意绵绵的往事。


坦洋的情意在周总理的关怀里。1958年,福安县范坑墩头村大队党支书郑红和晋京参加全国劳模大会。大会上,周总理在授予墩头村锦旗时,细心询问了福安茶产业情况,当了解到“坦洋工夫”在特殊历史时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时,由衷赞誉道:“坦洋工夫,香飘四海。”


坦洋的情意在“茶学界泰斗”张天福的题词里。1970年,国内实行“红改绿”(红茶改绿茶),一生情注“坦洋工夫”的张天福大声呼吁,他认为倒牌容易创牌难,作为闻名海内外的“闽红”三大工夫茶之首的“坦洋工夫”,不能单凭经济效益去衡量,应该从全局、长远发展的角度慎重考虑。2004年,得知当地政府决心恢复打造“坦洋工夫”地理品牌,他激动地题写了“坦洋工夫、中外驰名”八个大字,如今张老的题词已成为“坦洋工夫”家喻户晓的产品包装,深入人心。


坦洋的情意在一杯清茶的话别里。走进位于村委的“坦洋振兴之路主题展馆”,馆厅中央的浮雕上面镶嵌着一段文字——“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喝过坦洋工夫茶,人走情常在。我的心和你们的心是永远贴在一起的。”看着这段文字,让人不禁想起30多年前一位人民公仆在宁德任上感人至深的“四进坦洋”的故事。尤其是离任时和继任者在坦洋进行基层工作交接,不忘殷殷叮嘱当地干部继续努力奋斗,因地制宜,发展壮大茶业经济,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一杯清茶话别”,在这片绿水青山间留下了心心相印的人间情话。


坦洋的情意在那座朴素便民的水泥桥上。上世纪70年代,横跨溪面的清凤桥被山洪冲毁,在人民公仆关心下修建的水泥桥给乡亲们带来了脱贫致富的新希望,村民亲切地称之为“为民桥”。每到春茶采摘,桥面上人来人往,桂香山上处处欢歌笑语,为民桥倒映在清凌凌的桂花溪里,衬着溪两岸的桃红李白,别有一番情致。


坦洋的情意还藏在赤子情深的文赋里。走出坦洋,看到门楼右侧巨大的石壁上,镌刻着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炯先生所作的《坦洋赋》。张炯先生的外祖母施氏嫁自坦洋,八十高龄的他应邀作赋,在缅怀慈亲的同时,亦感慨“坦洋工夫”的百年浮沉,词间句里更饱含勉励后生新辈,珍惜祖业,开拓进取,让“坦洋工夫”香飘万里之意,读之情真意切,跃然壁上!

吴庆堂 摄

转眼夕阳已衔山,落日余晖洒在桂花溪中、桂香山上,溪中波光滟滟,山间草木粼粼,一片片茶叶仿佛一只只手在坦洋这片绿水青山间轻轻挥别,让人不由心生出一种依依的情愫来……





作者:沈荣喜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陈菁 阮珊妮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阮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