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的眷恋
——追忆宁德大唐火电厂创业者李朗红在福安的日子
中共福安市委常委:丁瑞康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丁瑞康,来自宁德大唐火电厂的故乡——福建省福安市,作为一名地方干部,能够参加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党组组织开展的李朗红同志先进事迹报告活动,我感到既欣慰又荣幸!在宁德大唐火电厂重点工程前期建设中,我有幸结识了李朗红同志,虽然相处的时间不长,但我时常留恋同他共事的那份情意和工作中的默契。他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只有谦虚憨厚的笑容;他没有出人头地的显赫头衔,只有默默无闻忘我工作的高大背影;他没有轰轰烈烈的惊人举动,只有一段平凡朴实的感人经历。
那是在2003年1月15日,时任北京大唐国际托电公司计划供应部部长的李朗红,受命第一次踏上了我们闽东老区这块热土,他凭借一张地图,在宁德市发改委主任的陪同下,乘着渔船,踏遍了环三都澳临海区域,翻山越岭,实地勘察预选项目建设地点,他深入调研,了解港口、交通、资源情况,听取市情介绍,详细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他经验丰富,善于洞察,思维敏锐。当时,项目建设选址有宁德市蕉城区的漳湾、福安市的湾坞半岛、霞浦县的溪南半岛等地,在宁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项目选址进展顺利。经过全方位的权衡,综合认证,方案比较,他认为:福安白马港具有天然良港,电机电器、船舶修造业发达,淡水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活跃,电力对产业的带动效应潜力大,确定项目落地在福安市湾坞乡龙珠村。2003年1月22日,北京大唐国际选派两位高级工程师和高级经济师到达宁德市,在他的带领下,三人小组开始了筹备处的工作,拉开了宁德大唐火电厂建设的帷幕。该兴建项目原计划总装机容量为6×60万千瓦,投资105亿元,年发电量132亿度,产值41亿元,上缴国家税利5亿元。为了配合大唐火电厂的建设,福安市成立了大唐火电厂项目建设工作协调小组,我负责现场征地及大唐火电厂建设施工协调工作。当时,我们协调小组和大唐火电厂筹备处工作人员,都食住在施工现场附近的村庄——半屿村,从此,我和李朗红同志就有了工作上的来往和生活上的接触。
“企业有这么好的带头人,没有做不成的事”
建厂伊始,千头万绪,有多少事等着他去做,每天工地上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办公桌上的那盏灯伴着他熬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周边老百姓的屋里也留下一串串他那浑厚而又亲切的声音。筹备处办公室周边的群众常说:“企业有这么好的带头人,没有做不成的事。”当时,大唐火电厂筹备处工作人员只有19名,承担着建设的繁重任务,他们每个人都是多面手,都是工作中的精英。在与他们的工作接触中,我不仅看到李朗红同志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一个带头人的风范,我更了解到李朗红同志在组织实施工作计划中的那种周全、缜密、严谨和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记得在2004年初,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有一次施工队吹沙,因我方缘故停工,他得知后,对我大发雷霆,要求必须确保工程正常进度,问题双方再协调解决。事后他又报以兄长般的一笑,他对我说:“时间紧,耽误不得啊。”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以后双方在协调工作中,要求每周一计划、一例会,相互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做到工作计划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李朗红同志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大唐创业者的拼搏精神,我们都看在眼里,附近的群众也心知肚明。所以,在征地补偿款与征地工作不同步的情况下,所在地的群众给予了理解,对征地拆迁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因此,在以后的施工建设中大唐火电厂在征地拆迁、项目手续报批、施工建设中都出现了“超常规”的运作,从选址征地到2003年9月28日“四通一平”正式开工建设,仅用了9个月时间,创下了我们闽东地区重点项目建设边征地、边立项、边建设前期工作时间最短的工程业绩,2005年被宁德市人民政府评为重点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