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福文化” 系列——福安地名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5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1-12-25 19:46:57



中国,有一个地方叫福安。你可曾知道,此地由皇帝赐名,背后蕴含一段“以诗立县”的故事。

福安古称韩阳,先秦时期越族聚居地,周代为七闽地域,秦属闽中郡,汉初属闽越国,东汉属会稽南郡,唐以后归长溪县管辖。当时,古长溪县的西北乡,距离县衙门(设在霞浦)四百余里,交通不便,地方百姓有急事或重要之事,却无法及时让官府知道。于是,横行霸道之徒更加肆无忌惮。因此,西乡百姓要求分县。宋嘉定十年(1217年),乡人郑子化以长溪西北乡地偏难治,上书请析县。嘉定十五年(1222年)户部发文福州府,福州府代理提点刑狱公事凭多福曾委派宁德县尉李亢宗、长溪县尉李挺一道到西乡察看。宝庆元年(1225年),长溪令范夔也议析为县,择韩阳坂为治所,不果。近二十年间,京都与福州府为此事公函往返不下几十次,悬而未决。宋淳祐二年〔1242年〕三月,分县之议再度升温,并得到户部尚书赵必愿的支持,并将以往所申报材料委派户部郎中拟出决定。但不知何故,此事却忽然中途停下,又一次搁置了。直到宋淳祐四年(1244年),大学生张过请将长溪县西尉移驻西北乡即韩阳坂。同时,在西乡设置司巡检以便安民息盗。据《三山志》记载,长溪县在宋哲宗赵煦元佑五年(1090年)就增设"一尉",由省县丞置,办公场所设在县西门外的西禅院,叫作"西尉" (原来的"尉"在县的东门外,所以称作"东尉"),传统称作"西乡尉"。福安蔡氏谱称,西乡尉是其始祖蔡高(字君山)设置的。蔡高是蔡襄的胞弟,也进士出身,谱载于宋景佑元年(1034年)中进士后授长溪尉。长溪县西尉移驻"西北乡",看似简单迁移一个县尉的办公地点,实质是为建县铺垫了个政治基础。张过这一举措显然凑效了,同年五月,福建路令代理福州知府项寅孙派员勘查;九月,复派签厅郑准亲往踏勘县治。当时,盼望早日建县是西北乡人民的共同愿望,可谓“众志成城”也。志书里虽只记载里人(进士)许子大愿意献地建治所,但民间很多姓氏谱牒都有记载其先祖为建县而努力的事迹。民间的呼声都这么大、这么高,当时在朝廷里任职的邑人郑寀岂能无动于衷呢?等到建县的申请公文再次传达到朝廷后,这时候(1245年),殿中御史郑寀利用亲近皇帝的职便,乘机向宋理宗献上一首诗,盛赞韩阳风景之佳美,力主将县治设在韩阳坂。诗曰:


韩阳风景世间无,堪与王维作画图。

四顾罗山朝虎井,一依带水绕龟湖。

形如丹凤飞衔印,势似苍龙卧吐珠。

此处不堪为县治,更于何处拜皇都。


郑寀献诗向皇帝展现了一幅闽越一隅秀丽山水的画卷,宋理宗阅罢,龙顔大悦,当即提笔御批:“敷赐五福,以安一县。”正式划出长溪县西北二乡、九里设县,直隶福建路福州。从此,中国的版图上,就有了“福安”这个五福呈祥的县名。

中国地名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然而,在全国近三千座县城中,历史上由皇帝钦定的县名并不多见。理宗皇帝敷赐福安的“五福”,民间理解为:福禄寿喜财五福临门;文人则解读为:福天福地福山福水福安。说的都是福安是一块宜居宜业的风水宝地。“恩侈矣…… ‘自求多福,修已以安。’可无负福安赐名之美意云。”〔宋郑黼《福安县名记》〕福安地名的来历,留下郑寀“以诗立县”一段佳话。郑寀(1188-1249年),字载伯,号北山。长溪县穆阳西铭村人。宋绍定二年(1229)黄朴榜甲科进士,初绶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推官。后任校书郎,转调为著作郎,又升右正言官兼侍讲,常伴理宗。一次闲谈时,郑寀曾对皇上说起家乡北山建有澄庵;理宗兴趣一到随即御书“北山澄庵”四字赐之,并作诗题扇送行,诗曰: “秋思太华峰头雪,晴忆巫山一片云。去国时来犹未得,诗篇遥赠北山君。”郑寀官至端明殿学士、朝奉大夫同签书枢密院事(官居正二品,为福安历史上仕途最高者)。淳佑九年(1249)五月,郑寀过世,年六十二。赠通奉大夫,赐葬于福清县宁德里,《宋史》四二零卷有传。福安首任县令郑黼因其立县有功,在县治南面的南山峰下建祠纪念他。如今,郑宷的塑像端坐福安城南天马山山门口、立于康厝乡西铭村村口……人们忘不了这位宋朝乡贤,而“以诗立县”的佳话代代相传。福安建县始末,郑寀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福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仍然深深地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1990年3月11日,注定是福安一个永载史册的不平凡日子。这一天,福安人民迈入“建市时代”!鼓乐飞扬,欢歌荡漾,表达不尽的是喜悦之情!这一天,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为福安建市揭牌,这是福安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日子……



作者:郑望

编辑:陈菁婧

审核:林衍 宋诗莹 阮珊妮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在看”↓↓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