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赛岐镇苏阳村的东魁杨梅开始陆续上市,6月5日,走进福安市赛岐苏阳杨梅基地,大棚里乒乓球大小的东魁杨梅挂满枝头,乌红发亮、令人垂涎,杨梅树下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装箱。据果农介绍,由于前段气温整体较去年同期偏高,苏阳杨梅的上市期比往年略早4~5天。
“6月初首批杨梅成熟开摘,整个采摘期将持续约半个月。”福安市赛岐苏阳杨梅基地负责人刘灯光正穿梭在杨梅树间,筛选成熟的果实。谈起杨梅的销售,他喜上眉梢,“今年我种的大棚杨梅总面积约5亩,总共可收3000~4000斤。现在请了5、6个工人采摘,一天采收200多斤,根本不够卖,首茬大棚杨梅早就被客户预订,目前订单排到了6天后。”由于该基地的杨梅口感好、品相佳,深受消费者喜爱,价格也比市场的杨梅要稍高一点,每公斤可以卖到60元。
早年间该村主要以露天方式种植杨梅,果实成熟期遇上连日阴雨,落果、烂果较为严重,对杨梅收成造成很大影响。近几年,在我市农业部门引导支持下,村里积极推广杨梅避雨设施栽培,并建立了两个标准化大棚示范基地,对当地杨梅产量及品质均带来明显提升。
得益于大棚栽培技术的应用,杨梅不再“靠天吃饭”。“通过建造大棚种植杨梅以后,降低了天气对杨梅的影响,杨梅的品质、甜度都提高了很多,整个价格也上去了,而且农民采果也非常方便,有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福安市科技特派员陈友平介绍。
据了解,苏阳村是闽东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杨梅基地。杨梅作为该村的水果支柱产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杨梅,目前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年产值4000多万元,拥有“苏杨红”“苏阳红”“屏峰山”等多个杨梅品牌,产品热销浙江、广东等地。
在持续加强果树管理,提高杨梅品质的同时,苏阳村还通过每年举办杨梅采摘节等宣传推介活动,进一步擦亮“苏阳杨梅”特色品牌,助力果农增收。目前,该村杨梅产业已辐射到周边的青江、溪里等村。
“下一步将在杨梅品牌建设、宣传、推广上下足功夫,通过举办采摘节、参加评比、技术扶持等方式,将苏杨阳梅推向更加广泛的消费者。同时,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动员更多的群众开展标准化的大棚杨梅栽培,扩大当地标准化杨梅种植面积,提升杨梅产品质量,带动产业提档升级。”赛岐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尤瑶玲说。
记者:兰文馨 陈晓峰
编辑:宋诗莹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 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