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市林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在晓阳、穆云等高海拔乡镇及国有林场持续开展“绿僵菌”高空喷施作业,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病,为松林资源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飞防作业现场,技术人员操控着满载“绿僵菌”生物制剂的植保无人机缓缓升空,一路前行。白色的药雾从无人机底部喷洒而出,伴随气流呈扇形均匀散开,飘向广袤的松林。
市科技特派员、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负责人 阮柏斌:今天我们在晓阳镇开展绿僵菌防治,总面积3885亩,涉及晓阳镇和穆云畲族乡,以及国有林场的这一片松林保存比较完好的地块开展防治。下一步,我们还在这个比邻小班开展药物防治。
据介绍,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是一种毁灭性的森林病害。其传播媒介是松墨天牛体内携带的松材线虫,一旦侵入松树,会导致松树迅速死亡,严重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平衡。每年6到8月是松墨天牛羽化高峰期,及时喷施药物杀死松墨天牛,能够有效切断松材线虫病的传播途径。此次飞防作业使用的绿僵菌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真菌类生物制剂,可通过寄生方式来精准防治虫害,替代传统的化学农药,大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市科技特派员,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 陈彬:我们是利用绿僵菌的分身孢子黏附害虫体表,在适合的温度、湿度下萌发,穿透昆虫体壁并繁殖,最终导致害虫致死,高空喷洒时,孢子可随风扩散,覆盖更广区域,尤其适合松材线虫病防治跟森林害虫等大面积的虫害。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积极采取预防为主、及时清理疫木为要、综合防治媒介昆虫为重的整体防控策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松材线虫病疫点乡镇(街道)从2020年的21个降至17个,病死松树数量从23万株锐减至5.4万株,疫情分布面积从12万亩缩减至5.5万亩,提前完成五年攻坚目标。但由于松材线虫病致病强、传染快、传播途径复杂,目前疫木分布仍较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市林业部门将继续加强动态监管,点面结合、精准高效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进一步筑牢生态防线,守护我市的绿水青山。
市科技特派员、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负责人 阮柏斌:晓阳镇、穆云畲族乡、范坑乡、松罗乡等高海拔的乡镇,属于松材线虫病的后发乡镇,松林的存量还比较大,目前松材线虫病主要采取以清理松枯死木为核心,以林防治性采伐等林焚改造为重点手段,辅以药物防治。
记者:林平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陈菁婧 阮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