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在赛江上游遇见茶乡春色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26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阮珊妮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3-02-26 18:28:58
雨水时节, 闽东北的春意渐浓。车子驶出福安城区,沿富春溪畔一路向北,开启赛江上游茶乡之旅。
天气晴朗,蓝天中飘浮着动如脱兔般的大朵白云。绵绵起伏的山峦上,梯形茶园层层叠叠错落有致。茶园里,一株株茶树高不过膝盖,看得出每株茶树都经过细心地修剪。此时新茶正式进入生长期,“雨前茶”“明前茶”是否有一个好的收成,雨水节气前后很关键。翻地施肥也是这个节气最要紧的事,要有充足的有机肥料来满足新茶的生长需求。
社口镇作为福安市茶叶的主产区,是中国名茶“坦洋工夫”红茶发源地,素有“闽东茶叶之乡”的美誉,现有茶园面积4万多亩,茶叶加工企业及合作社78家,年产成品茶10000多吨,产值9亿多元,2018年获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2022年11月29日,“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让社口茶人对重振“坦洋工夫”品牌雄风信心倍增。
春二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是启陈发新的季节。再过几天,新茶就上市了。社口的茶山上,茶农们三三两两正忙着管护茶园、争抢第一拨春茶。在坦洋村5G智慧茶园内,一排排高清摄像头紧贴地面,正对茶树情况进行实时拍摄,自动采集和监测园区病虫害信息。镇里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了解今春茶树生长情况和茶农的困难,积极送农资下乡,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
“广大茶农听一听,栽茶也要讲名声。好山好水出好茶,人类非遗代表作……茶叶采摘分等级,茶青堆存不落地。质量保障做在前,品牌声誉才会高。”开春以来,在社口各茶园,用福安方言循环广播《社口镇茶农公约》,提醒茶农做好茶叶春耕,确保茶业“开门红”。
抬首望远山云雾缭绕,垂眸见近野满目翠微。走进坐落于社口镇湖头洋一号的省茶科所,可见新篁嫩绿,遍地生机。这个“茶界泰斗”张天福于1935年创立的茶科所,育种水平在全国独占鳌头。据了解,经过三到五代人的努力,这里拥有全国最早、福建最大、特色最优的“茶树种质资源圃”。目前,整个茶科所大概有4000多份种质资源,仅核心资源圃内就达800多份,也赢得了“茶族大观园”的美誉。
沿着茶山青石路,徜徉于茶树品种资源圃,仿佛置身于茶的王国之中。不管是曲茎多姿盘旋若龙的“奇曲”,还是芽身披茸雪白如银的“白毫”,或是芽梢并生枝叶多变的“筲绮”,都仿佛一张张稚嫩的脸颊闪烁着露珠般的笑意,点缀着向荣的枝头;无论是叶大如掌状如繁花的“白牡丹”,还是叶形如瓜子深绿似潭的“铁观音”,都仿佛一个个鲜绿的音符,呼唤着阳春的生机,拥簇着明媚的霞光;无论是寒冬未过吐嫩芽、迎着雪花报春暖的“迎春”,还是春过人间犹在眠、醒来已是立夏天的“不知春”,都仿佛一个个顽皮的村童,你挤我搡,探头探脑冒出了尖尖的嫩绿小芽;更有那闻名中外、芽身呈现紫红的“大红袍”“九龙袍”,尽情地抒发绿茸茸的怀想,散发着诱人的馨香……
一座山岭与一个茶科所,在云雾的映衬下成为白云山东麓一处胜景。1月14日,这个茶树种质资源圃一期面积11亩改造工程顺利通过验收,显著提升福建省茶种质资源圃平台的硬件设施。据规划,下一步该所将进行更多的提升、智能的远程监控设备,包括喷灌等,都是朝人工智能方面做尝试。资源圃是省农业科学院与宁德市共建的“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创新园”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茶树种质资源安全性和保护水平的同时,将在参观展示、科普教育、茶文化传播、资源共享、科学研究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车从社口出来,沿301省道经过武曲、大韩、南岸等村落。春风十里,不如茶香一缕。龙虎山茶场等梯园,一垄一垄茶树,郁郁葱葱,欣欣向荣。
一路向茶,来到与武曲西北相连的斜滩镇。这里属赛江上游,地势西北倾向东南。早在南淳熙九年(1182),宋代状元、福州知府粱克家所撰的《三山志》中,就有“长溪永乐乡平溪里斜滩”的记载;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寿宁待志》载:“住车岭龙滩坂尾市,通船,出盐商。男耕读。”斜滩毗邻福安,先民在此开辟了到社口、赛岐、三都澳的溪河航道,使用小木船(俗称“斜滩槽”)运输货物。斜滩历史上曾是个茶叶码头,闽东北与浙西南一带的茶叶多汇集于此。茶叶精制业业主周源丰,仗着赛江上游茶码头的舟楫之利,把茶叶远销南洋诸国及西欧等地。那时候,每到茶叶上市季节,斜滩码头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来自三村五境的茶农肩挑背扛新茶到斜滩收购,闽浙五县的茶商、挑茶工从四面八方云集斜滩溪岸,溪面上数百条“斜滩槽”往返穿梭。夜里的松明、竹篾火把、风不动、煤油灯,把整个斜滩码头照得彻夜通明,夜景十分壮观。清代寿宁知县宋际春诗咏:“岭势从天下,滩流委地斜。风烟团一市,竹木绕千家。夜剧村偶逢,春寒县闭衙。鲤灯今夕见,百里最繁华。”可以想象当时斜滩的繁荣景象。
循一路茶叶新芽的馨香而行,追溯赛江上游“茶码头时光”。迄今,茶业仍然是斜滩农业主导产业,2.5万亩茶园点缀在青山绿水间。漫步在春水初绿、春茶初盛的斜滩,冀望昔日繁盛一时的“茶码古镇”再现芳华。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阮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