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今天13时52分
我们迎来立秋节气
“立”意为开始
“秋”意为禾谷成熟
此时
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
立秋后,气候会有哪些变化?古人以“三候”细述。
一候凉风至
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那般盛气逼人,热气蛰伏,凉意日增。
二候白露降
由于昼夜温差大,清晨的树叶间,常常挂上晶莹剔透的露珠。
三候寒蝉鸣
感阴而鸣的寒蝉开始鸣叫,此起彼伏、声声入耳,仿佛在宣告夏日的终结。
立秋意味着暑去秋来,昼夜温差逐渐增大,老人、孩子及体质虚弱者早晚更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
起居方面,宜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恢复体力,养足精神,夜间睡觉避免开窗或空调直吹。
饮食方面,宜滋阴润燥,少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适当多吃银耳、百合、山药、莲子、南瓜、梨、葡萄等。
适度锻炼,宜选择温和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出汗过多受凉。锻炼时间可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气温适宜时进行,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忌喝冰水和冲凉水澡。
注意情绪调节,可通过适当多晒太阳、亲近大自然,与朋友聊天,保持心态平和。
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趋势逐渐转凉啦!
“立秋雨淋淋,遍地生黄金”,许多谚语都表达了人们对立秋雨的期盼。今日,福建全省多云,局部有阵雨或雷阵雨。降水是削减暑气的神器,小雨也有利于作物的收成。
福建人在立秋这一天有“啃秋”(也称“咬秋”)的传统习俗,在立秋之日啃吃西瓜,意用西瓜“啃”去余夏暑气,可以防秋燥,迎接凉爽的秋季。
图源:新华网
常常出没于福建省“省汤”的苦瓜也是备受喜爱的时令蔬菜。炒苦瓜、凉拌苦瓜、苦瓜汤,福建人总把苦瓜做得熟且不失“青色”,达到“去火”的目的。
由于夏季流汗较多,人们会在立秋这一天喝一杯立秋水,寓意消积暑,避免秋来腹泻。
庄秀萍 摄
福建人还有一个特别的饮品叫“秋酒”。人们将新米剁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就能制成甜美可口的秋酒。立秋之后,秋忙随之开始,农民忙碌一天后围坐一起,来杯秋酒,一来庆祝丰收,二来缓解一天的疲劳。
各种“仪式感”
都藏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生活的热爱
这个立秋
愿你贴好秋膘、啃尽烦暑
静待清风送爽,共赴丰饶之约
来源:新华社、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综合央视新闻
福建日报、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福建人社
福建发布、遇见福州、福建气象等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陈菁婧 阮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