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长松在表演快板。
宁德网消息 (记者 周邦在 文/图) 日前,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的全国农村快板大赛上,福安市范坑乡墩头村80岁的郑长松,在五省三百多名的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第十名的好成绩。
“独生子女素质好,集中培养又不差。少生快富奔小康,脱贫致富笑哈哈……”6月26日,记者在福安市范坑乡墩头村见到这位年已8旬的老翁,说话间他就给乡亲们唱上了一段。80岁的郑长松身子骨还非常硬朗,思维也很清晰。在村子,乡亲们任意给他出个题,他转一转眼珠子,就能想出条快板唱出来,大伙无不感叹。
说起学快板,郑长松感慨不已。他出生解放前,家里兄弟姐妹多,没有念过书,打小就在父母身边帮忙干家务活。直到解放后,自小喜欢文艺的郑长松苦心自学,没有教材就背诵毛主席语录。早在60年代,郑长松将毛主席语录心得编写成快板,还获得过全省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得到肯定后,郑长松读书热情更加高涨,读书看报一发不可收拾,并在当地公社报、福安文艺等许多刊物上都发表了绿色油库等数十篇快板文。就这样,小学都没上过的郑长松通过自学成了村里的宣传员。数十年如一日,村里红白喜事,经过他的改编后,都能广为传唱。
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在农村的实行,依然受到各种封建残留思想的抵御和侵袭。为了让计生政策在家乡深入人心,1991年年逾六旬的郑长松义无反顾挑起义务宣传重担,孜孜不倦、无怨无悔。1996年,郑长松又担任该村计生协会的会长,这一干就干到现在。在郑长松的热心宣传下,村里优生优育氛围渐浓,昔日的计生“老大难”得到了改善。
不局限于任何素材,郑长松宣传的内容很丰富,有群众生产生活的法律知识,也有各个阶段党和政府在农村的中心工作,把老百姓最关心的知识信息,编成群众喜闻乐见、充满乡土气息的方言快板。
一份辛勤的付出,一份沉甸的收获,郑长松的成绩受到了各方的肯定。2000年河北电视台摄制组千里迢迢到墩头村专门拍摄了郑长松快板宣传的全过程。2000年6月24日,中央电视台《中国人口》节目播出题为《墩头有个郑长松》的专题报道。此后省内各级电视台对他做了相关专题报道。墩头村村民主任林建峰说,近年来,墩头的油茶产业得到复苏,村民的人均收入提高,达到8000多元。村里各项事业在郑长松的宣传下,新农村建设取得全面进步。
虽然已经80高龄,但郑长松依然关心农村工作。在采访中,他表示:“只要政府和农民需要我,我就会积极参与。”
福安新闻网www.fa-tod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