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寻福·我的家乡我来推 | 退役不褪色!戴瑞奇多面的赤子人生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9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5-07-19 16:06:57
图片


福安自古炳灵毓秀、名贤辈出,前有薛令之、郑虎臣、谢翱等忠贞之士,后有马立峰、詹如柏等无数革命烈士,为弘扬乡贤文化时代价值,本月起将向大家展示的是,福安各乡镇(街道)围绕6月主题一个著名乡贤创作的一篇篇优秀推文作品,赶紧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吧!

本期

带着推文向我们走来的是

晓阳镇










他是宁德市“最美退役军人”、是闽武长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年过六旬的他,用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用行动书写着“退役不褪色”的人生答卷。——他就是戴瑞奇。

烽火淬真金:山里走出的铁血军人

戴瑞奇出生在晓阳镇一个贫困农家。高中毕业后,他白天务农,夜晚为村民扫盲授课,成为村里的“文化播种人”。1976年,他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刚入伍那年,他的津贴每月只有6块钱,可当他得知家乡修路因资金短缺而多次受阻时,毅然从自己微薄的津贴中“扣”出来50元钱寄给当地乡政府,数量虽少却满载深情。如今,每逢春节,戴瑞奇都会向福安市慈善总会捐赠10万元,用于慰问家乡老人。这份初心,如同山间清泉,滋养着他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与责任。在听闻晓阳镇晓马桥被鉴定为四类危桥,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时,发动商会力量、热心乡贤,募捐重建,2024年1月,晓马桥顺利通车,极大改善了辖区交通条件。

商海立潮头:岩土工程的奋斗者

1999年转业时,这位团职干部选择扎根福建经贸委下属企业。在温州工地,他住工棚、啃馒头,用三个月时间叩开合作之门。2002年企业改制,他创立了福建闽武长城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后更名为闽武长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带领团队在岩土工程领域开疆拓土。当公司濒临破产时,他抵押房产发放工人工资,独自奔波于工地与客户之间。二十年商海鏖战,终将企业锻造为“信义企业”,专利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专著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企业更跻身全国十强,创造上千个就业岗位。

桑梓情义深:点亮寒门学子的未来

面对家乡教育困境,2021年,戴瑞奇以百万个人捐资为引,撬动36名乡贤募集1010万基金,云山教育基金会就此启航,鼓励教育教学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形成教师勤教、学生勤学的良好氛围,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教育奖励新机制。同时,作为晓阳商会会长,首创“百业千家互惠特惠联盟”平台,持续扩大晓阳商会影响力,不断为晓阳发展凝心聚力,响亮发声代言。

赤心系家国:跨界融合的担当者

卸甲不移志,他以多重身份续写军旅情怀:2020年,腾出企业办公楼,出资筹建福安市驻福州人才工作站并担任站长,到2023年初,已向地方推荐30多位优秀人才;搭建“白云山论坛”汇聚智慧;跨界促成环保技术合作,为闽东不锈钢产业开辟绿色通道;联合老兵组建新四军研究会,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从经济建设到生态保护,从人才培养到文化传承,他始终以军人姿态冲锋在时代前沿。

结语:永不褪色的军旗红

岁月染白双鬓,初心依然滚烫。戴瑞奇的故事,不仅是一位创业者的奋斗史诗,更是一曲退役军人的时代赞歌。当军徽化作心底永恒的勋章,当戎装融入血脉不变的担当,这位永不停歇的追梦人,仍在用行动诠释着:何为退役不褪色,何为赤子报国情。



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晓阳镇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陈菁 阮珊妮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