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注意到了吗?在福安群益桥头旁的大榕树下……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02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3-08-02 11:28:48


一杯解暑茶,一座小城的夏日约定。

每日早晨6时,迎着清晨的曙光,志愿者从福安市阳春社区茶水间拉着小推车一路“哐哐当当”来到群益桥头旁的大榕树下,“爱心凉茶”按时出摊。

6月至10月,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阳春社区志愿者无惧酷暑,不计付出,为群众送夏日解暑茶。这一幕,他们已坚持了15个夏天。

志愿者为环卫工人倒凉茶

源起 从“施茶”到“爱心茶摊”
群益桥头是福安市区的交通要道,附近密集的住宅小区,每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快递小哥、卖菜阿姨往来不断……这个简易的爱心茶摊给过往的人送去一份清凉。

爱心茶摊的设立源于市民林周弟、刘石梅夫妻。“举手之劳而已,我们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给乡邻做点好事。”说起初衷,林周弟的三言两语中透着质朴。

2008年,林周弟夫妻搬几张椅子,用开水瓶装消暑茶,为路人施茶,“简陋”的茶摊,很快便获得街坊邻里的青睐。

夫妻俩的善举,宛如一颗星星点亮了社区,慢慢地,茶摊从一对夫妻的付出,变成一个群体的付出。附近居民为茶摊送来解暑药、一次性水杯,临近单位为茶摊腾出一间“茶水间”,茶摊所在的阳春社区,每月为林周弟提供300元补贴,并给他办理了低保……

2017年,林周弟夫妻年事已高,无奈向阳春社区反映无法继续出摊。得知这个消息后,阳春社区党委书记李华杰向社区招募志愿者爱心接力。71岁的陈金容马上响应,接过这个爱心接力棒。

如今,夏夜傍晚,下班高峰期过后,群益桥上吹来凉爽晚风,聚在小茶摊附近的一些居民不免聊得兴起,安坐乘凉到深夜。遇到这样的情形,茶摊值守的志愿者不急不催,常等到最后一位“茶客”散了才收摊。

接力 爱心队伍不断扩大

“我在这一带扫地扫了3年,每天都要喝几杯凉茶。”环卫工人曾灼英说,早晚来榕树底下聊天、喝茶成了很多群众每天必做的事情。


“年轻时我就喜欢研究中医,如今刚好派上用场,服务群众。”老党员陈金容家住阳春社区,退休后成为社区志愿服务的骨干力量。


每日早晨5时,陈金容开始备茶,草药需要浸泡2个小时,药味不能太淡,也不能太浓,泡好后要拎着水桶送到茶摊,一天七八趟。“既然接受了这个任务,就要承担起这份责任。”陈金容说,老林夫妻的善举坚持了这么多年,如今交到自己手中,必须把这项公益做好。在林周弟夫妻和陈金容的感染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爱心茶摊队伍。


60多岁的黄子山就是其中一员,社区人称其“老黄牛”。


“其他事情我也许帮不上什么忙,但是体力方面我在行,哪里需要我,喊一声我就到。”每天大约有150公斤的凉茶需要黄子山运送,热心肠的他从不嫌累。


“不需要监督,不需要强制,谁看到茶水间草药没了谁就主动去买。”陈金容说,大家在微信建立了一个“爱心茶摊群”,买草药、买纸杯、添设备……大家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每天一人负责茶摊,极大程度减轻了负担,又很好地将这个善举传递下去。


蔓延 志愿服务成为新风尚

“爱心茶摊”的贡献大家看在眼里,感怀于心。越来越多人加入了阳春社区志愿者行列,志愿服务日渐升华为阳春社区的一种生活新风尚。


紧扣社区民生发展需要,聚焦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阳春社区将每月25日设为巾帼志愿服务“爱心日”,活动为老人提供医疗保健、生活照料、理发、修脚等6项公益服务,志愿者参与烧水、提水、洗脚、倒水、排放桌椅、维护秩序等工作,让阳春社区789位老人能“足不出户”享受生活。


目前,阳春社区组建了一支84人的社区巾帼志愿者队伍,开展助老、助残、助医、助学、助困等巾帼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已开展活动64场,受众3600多人次。志愿服务逐渐由“粗枝大叶”走向“细致深入”。


“我们不断拓宽服务渠道、转变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近期,社区又增设了一个爱心茶摊,并在富春公园入口处新修建一个纳凉点,努力做到‘面对面、实打实’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李华杰说。



来源:闽东日报 记者 张颖珍 通讯员 雷津慧 何小丽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陈菁 阮珊妮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