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法院创新审判管理机制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8日来源:福安新闻网作者:许剑斌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福安新闻网发布时间:2021-02-28 06:24:55

    福安新闻网消息(许剑斌2010年,福安法院审结案件高达5014件,同比2008年度3074件猛增63.71%,各类案件数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面对如此剧增的案件数量,福安法院近两年来坚持走管理模式创新的路子,大力深化法院管理,关注“合理分担司法成本,全面提升司法效率”,立足“人民法院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功能”第一根本要务,兼顾“质量、效率与公平正义”三者平衡,使审判质效大幅提升,所审结案件无一超审限,生效裁判服判息诉率达93.94%,实际执行率达92.5%,有效避免了因案件大幅增长带来的压力,人民法院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2006-2010年福安法院审执结案件数量与法官人数走势图

    在该院院长王旭盛看来:“加强对传统法院管理模式的创新,其实质是一场悄无声息的变革。法院管理并非静态,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根据形势发展变化随之变化的过程。当前,大力推行法院数字化管理是破解基层人民法院人少案多矛盾、审判工作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

    探索法院管理路径

    2009年7月,根据福建省宁德中院的部署,福安法院认真反思传统法院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如,修订和完善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使工作得到更好的落实,但在实践中这些制度本身又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各部门制定的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明确了每个人的职责,应该是能够促进工作开展,但一些部门并没有严格遵照执行。带着这些思考,我院先后组织人员到上海、北京、厦门等发达地区考察审判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在考察中发现,这些法院并没有制定一套一套的制度,但通过完善的内网管理,使每个人的职责非常明确、每个人也互相监督,只要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下一环节的工作便无法进行,而且全院干警可以通过网络直观地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在没有任何“私情偏袒”的电脑面前,责任追究也就显得铁证如山、轻而易举,整个法院的管理效率和效果也较为显著。结论:审判管理不是要制定多少制度,出台多少文件,关键是要抓住审判执行工作的重点,全面推行科学的数字化管理,使每一项工作都能公之于众,时时接受监督,促进工作落实。

    创新审判管理手段

    有效推行数字化管理,离开现代办公办案设备和行之有效的数字化管理软件不行,这又带来了另一方面的创新,即管理手段的创新。近三年来,福安法院先后投入两百余万元,为每一位干警更新了办公电脑,开通了局域网络,建成了现代化的数字监控中心、数字化审判委员会会议室、视频科技会议室、视频审判法庭,安装了远程电子签章系统、手机一卡通门禁系统、短信群发系统,建成了内网、外网和手机网站,开通外网网上立案功能等等,为实施数字化管理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2009年10月起,福安法院以福建法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旧系统)内的案件数字作为法官当月结案数,敦促法官及时录入案件信息,确保通过网络对案件审判流程进行管理。但是由于旧系本身的局限性,福安法院的技术人员相继研发了立案阶段小软件、执行办公小软件等,解决了实际工作中立案文书及执行案件文书批量生成、克服过去手工抄录工作量大的问题。2010年起,福安法院先后多次向福建省高院技术部门提出旧系统的局限性,并请求上级法院对其功能进行优化。福建省高院当时正在着手研发福建法院司法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以下简称新系统),2010年3月起福安法院参与新系统需求的提供,并于2010年7月被省法院确定为新系统第一家应用试点基层法院。福安法院始终将数字化管理作为“一把手”工程,特别是在被确定为新系统应用试点单位后,利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强力推进,强行并轨,确保了新、旧系统数据的顺利迁移和案件信息的客观、准确、及时录入,2011年4月实现了案件信息手工统计报表与系统生成数据的一致性。新系统在案件排期开庭、质量评估、审判流程、档案管理、绩效考评等方面的广泛运用,使干警的岗位职责、工作操作流程、工作业绩在电脑面前一一展现,解决了传统管理方式对案件审判管不了、管不到、管不好的问题。从而逐步实现各项管理机制从少到多,从零星到系统,从粗疏到细致,从单一到全面发展的转变,形成全面监控、全员参与,全院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管理体系。

[1] [2] 下一页

福安新闻网www.fa-today.com 
作者:许剑斌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