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稻菌”轮作开启“一田双收”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6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3-12-26 19:33:30



“稻菌”轮作  “一田双收”
12月22日,在溪潭镇岳秀村的福安市言语家庭农场,农户正在田间忙着采收破袋而出的黑木耳。据了解,去年以来在市农业农村局的引导扶持下,该家庭农场尝试发展“稻菌”轮作,利用秋收后闲置的水稻田种植黑木耳,经济效益明显。

福安市言语家庭农场负责人
林兰青
我这边有十几亩地,之前是种紫米水稻,每亩水稻收入7000元左右,通过农业技术人员支持下开始种黑木耳,现在有种5万筒黑木耳,每亩收入5万元。


据介绍,菌菇种植同期短、见效快,利用水稻田开展“稻-菌”轮作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农户还可以在采收菌菇后利用废弃菌筒回填,有效改善提高土壤肥力,保障来年粮食增效增收。



市农业农村局食用菌股股长
王晓丹
我们整个大田种植的是水稻,到秋冬季刚好是大田的空闲季节,我们发展食用菌,通过这种模式,既发展了粮食生产,又推动了整个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大力推广“中稻+食用菌”水旱轮作示范技术,在溪柄、溪潭、康厝等乡镇建立示范片,取得良好增收成效。2023 年,全市推广面积685亩,实现粮食增长3.4万公斤,为种粮农户带来411万元的纯收入。




福安市言语家庭农场负责人
林兰青
“菌稻”轮作的模式,大大提高了我们农民的生活质量,希望可以带动周围的农民参与种木耳,奔向小康生活。

市农业农村局食用菌股股长
王晓丹
去年我们在全市设立了两个“菌稻”轮作的示范点,今年通过示范点的引领示范,发展了130几亩,计划明年在此基础上全力推广“菌稻”轮作的生长模式,惠及群众,让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助力。


记者:晓峰

编辑:阮珊妮

审核:林衍 陈菁 王雯秋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