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山葡萄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8日来源:福安新闻网作者:郑望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福安新闻网发布时间:2021-02-28 17:47:59
溪塔葡萄沟里喜摘刺葡萄 (吴庆堂 摄)    福安新闻网(郑望)山因水活,水因山媚。几乎所有风水环境均讲究山水相配,并按照一定的风水空间优化组合。世居闽东白云山麓的畲家人,依水而建一座座村落。风光秀丽的溪塔村,就坐落这“啸溪”和“茶园溪”交汇处。小桥流水人家,得山之“活”,得水之“媚”,极尽山水婉约之美。    徜徉于溪塔溪畔,眼前的白墙黑瓦、绿掩庭院、黄亭走廊与紫色葡萄,在这画轴般的山水间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透过仿古廊桥洞天,能看到蓝姓始迁村落旧址,错落有致在梯田茶岭间。据史载,溪塔村蓝姓先民自明万历十六年(1588)筚路蓝缕始迁溪塔以来,不断繁衍分支,成为福安蓝姓畲民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当地畲民依托村落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种植野生刺葡萄、水蜜挑、芙蓉李、枇杷、柿子等水果。溪塔人种瓜种果各有高招,尤以盛产野生刺葡萄而闻名。    刺葡萄又名山葡萄、野葡萄,是葡萄科落叶藤本野生抗湿力强作物,山涧植株有利克服发根力差的缺点。于是,与水结缘的溪塔人,采用搭架直立篱笆式在溪边栽培刺葡萄。种植时,村民们因地制宜在沟面上用铁丝拉线,让藤蔓交叉穿插,自然构起一条绵延5公里的葡萄沟奇特景观,与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河北昌黎葡萄沟并列为中国三大葡萄沟,享誉国内外。著名歌唱家关牧村来了,盛赞“北有吐鲁番,南有闽福安”;葡萄行业的专家来了,认为这里的“水上葡萄沟”更具特色、更具旅游价值;中央电视台主播王世林来了,溪塔葡萄沟上了国际频道《走进中国》栏目,走向世界;美国朋友来了,在葡萄架下与畲族群众一同庆祝刺葡萄喜获丰收。    漫步葡萄沟水溪砂石路,宛如走进一道山水画廊之中。水在山涧流淌成掷地有声的彩链,凝固成玲珑剔透的季节。春天,葡萄藤蔓吐出嫩黄的小芽,满眼鹅黄,惹人心醉;夏日,葡萄枝蔓吐绿展藤爬满了架。受到“绿色凉棚”庇荫,葡萄架下的那种舒适、惬意,岂有更好的消暑地方可比?秋天,十里葡萄沟里,条条“绿龙”身上缀满了繁星般的“珍珠”“玛瑙”,吸引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来采摘葡萄,畅享农家乐趣,体验畲村风情。    金秋的葡萄园,挂满了玲珑剔透的葡萄串。正值刺葡萄采摘旺季,果农有的在树上采摘,有的在树下分拣捆扎,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据了解,旺产葡萄每亩产量1.5至2吨,今年葡萄销售价每公斤6-8元,每亩产值一万多元。小小一个山村种山葡萄面积达150多亩,年产值150多万元。生态“树”结出富民“果”! 山葡萄成就了溪塔“一村一品”果业,让果农真正偿到科技种果的甜头。    一场刺葡萄酒开窖仪式在畲乡隆重开幕!因为刺葡萄浆果含酸低,风味甜,果实可用于酿制酒中佳品。在省农科院的技术支持下,“南方山葡萄加工技术科技示范基地”引进每小时可砸鲜葡萄5吨的高效弃梗破碎机和新型发酵罐,应用从刺葡萄中提取的酵母,酿制南国刺葡萄酒,为天下的欢宴献上了“葡萄美酒夜光杯”。    一年一度刺葡萄节在溪塔隆重举行!来自闽、浙两省宁德、福州、南平、温州、丽水五市的畲族歌手,在美丽的穆云开展原生态畲歌展演联欢活动。畲民们就用满谷满坡的山葡萄装点乡野,热情大方地欢迎四面八方来客。畲家人在“水上葡萄沟”搭起舞台,姑娘小伙子为庆丰收而欢快地跳起《枪担舞》《畲族祭祀巫舞》,尽情地把畲族风情以及“南国葡萄沟”风采,展示在世人面前。在“山哈”风情流韵里,畲民邀请外国来宾盘歌对唱。别具情趣的山葡萄风情节,把游人的情绪也带进充满芬芳的原野。    沟上绿阴蔽日,沟下流水潺潺。聆听小溪流奏响的天籁之音,不仅是涓涓细流弹奏出的空山鸟语,还有柔情似水的吸引力。因为水滋养着这块神奇的土地;因为水哺育了这里勤劳的人们;因为水晶莹了一串串紫色的山葡萄……迷人的“水上葡萄沟”,像一艘绿舟泊在闽东北亲水游的风景线上。
作者:郑望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