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果/卢腾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8日来源:福安新闻网作者:吴其文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福安新闻网发布时间:2021-02-28 14:00:21
福安新闻网(卢腾)福安原本不是龙眼的产地,过去,只有少数农家人在房前屋后栽几株当风水树,增添景趣罢了。偶有稀稀疏疏结几粒小果,还不够自家孩子打牙祭。当年,夏秋之际,市面上出现几筐鲜龙眼,那都是从闽南产地紧赶急送来的,身价不菲,人们只买一、二斤给老人尝新,表表孝心。那时,不仅龙眼稀罕,各种水果都稀缺呀! 星移斗换。近年,福安注重科技兴农,各种水果发展得红火,尤其是龙眼果业,还开发推广了晚熟、特晚熟品种。初冬时节採摘的特晚熟龙眼,品质特佳,不仅本地人喜尝;销往外地,也大受青睐。 福安南部沿海地区是我国东南龙眼带的最北临界点。这里的地理环境,最适宜特晚熟龙眼的生长节律。这几年,在政府的支持、和农业科技部门的指导下,村民们大面积开发种植特晚熟龙眼。现在,这一带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年产值突破亿元,可观的经济收入,惠及千万家农户。 下白石镇湖头村,依山面海,风光秀丽。这里,村民们种植特晚熟龙眼的积极性高,面积大,是远近出名的“龙眼村”。这几天龙眼开摘了,村民们又忙碌又喜悦。村后山龙眼林中,不断地飘出欢声笑语;山道上,汉子们挑着一筐筐金灿灿的龙眼,喜盈盈地鱼贯而下;村口旁,妇女们三五成堆,笑咯咯地将新摘的龙眼过秤分箱,准备装车外运…… 村里种龙眼的能人韩生法,这阵子都在龙眼林中忙采摘。他逢人便捧着像金珠一样饱满圆润的龙眼粒,乐呵呵地说:“今年的收成,又是大年!现在,照科学办法管理果树,收成无小年,年年都是大丰收!” 大家都知道,他原是海边连家船上讨小鲜的渔民,10多年前,政府帮助他们上岸定居找生活出路,他听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就在这山上试种特晚熟龙眼。他学种龙眼很用心,到闽南买苗木,就在当地拜师求教,还结识了一位老果农,当亲戚一样来往。市果业协会的会长老林是龙眼专家,他就经常进城向老林讨教,老林和他交朋友,也时常到他的果林中,现场传授果树修剪,疏果、施肥等栽培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老韩的龙眼越种越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在,他种了100多亩2000多株龙眼,是村里种龙眼的大户。 老韩说,这一带的山地原本都栽种蕃薯。那时一入冬,蕃薯收成,大箩筐、小篮筐,都用来装从地里刨出的蕃薯。因此,这里的箩、篮、筐,都一律称为“蕃薯篮”。谁也没想到,自从改种龙眼后,过去的蕃薯篮,都改装从树上摘下的像金珠般亮晃的大龙眼。蕃薯篮装“金珠”,你说,这日子还能过得不富裕吗? 老韩说的是心里话呀!他做梦也没想到,他原在破篾篷船上漂泊过日子,如今,住上了气派的小楼房;他也没想到,他能买上小汽车,过去撑篙划桨的双手,现在握着方向盘四处奔忙;他更没想到,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农林大学,将来能接替他的事业了,他如愿以偿,睡梦中都笑出声了! 老韩是个爽快人,他常常将自己新学到的技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乡亲们。当然,在乡间,像老韩这样的乡土科技带头人还真不少哩!在他们的带动下,福安的特晚熟龙眼,产量逐年提高,果质不断提升,名声也越来越响喽! 近日,一位老学者从京城回来探亲访友,收到友人送来的二箱特晚熟龙眼,他开箱尝了几粒,感慨道:“过去,在家乡是很少吃到龙眼;想不到,现在冬天了,还能吃上这大果粒、汁又甜的鲜龙眼。这真是科技兴农的佳果呀!”他将箱口又封上,说,“这样好的龙眼,舍不得吃,舍不得吃,带回北京和朋友们一起分享!”
作者:吴其文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