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不老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8日来源:福安新闻网作者:杨昌长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福安新闻网发布时间:2021-02-28 14:51:02
福安新闻网消息(杨昌长)雨水过后,乐见阳光,踏青不老村,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 坐落闽东鹫峰山脉的不老村,前一段的寒气,已被季节的手臂推开,田畴厝边,一片片桃花红、李花白。那纤柔的花朵儿,暗香浮动,巡逡徘徊花丛中,深吸几口氤氲的花气,那若即若离的芬芳,似乎让人萌生一种青春不老的情怀。 村名不老,其实老矣。谓予不信,明《福安县志》记载,即可佐证。这个村子返老还童焕发青春,只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近年来,这个600来人的村庄,已连续三届获得宁德市“文明村”和福安市“文明示范村”、“小康示范村”的称号。 伫立村头,眺望不老村景,晨光中,一栋栋瓷砖贴墙的房舍,折射出皙白的光泽;村口的鱼池边,上了年纪的老人,聚集一处边晒太阳边唠嗑;村头路上,一群花季少年正背着书包,走向近在咫尺的上白石学校……春天的不老,看不出丝毫的老气。 说起不老村的变化,不得不提到该村能人郭清平,城里某领导岗位退休后,毅然回到不老这个清平世界,带领乡亲们垦荒造林,利用当地独特资源优势,创办了一个“一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农户+股份”的模式,优先吸收计生三户为股东,让村民们的腰包都鼓得满满。 到一美公司逛逛,其室内装饰,完全可与城里的“三星级”酒店相媲美。会议室、会客室等装潢考究,颇为典雅,几盏吊顶华灯,足可点亮你蓬勃向上的心灯。公司大门前方建一鱼池,池中假山石上镂刻周总理“绿色油库”的手泽。这个村子,毗邻墩头,当年均隶属上白石乡,福安今日之所以获“中国油茶之乡”的殊荣,自然蕴含不老油茶贡献的成分。郭清平带我们走进公司榨油车间,是时已过榨油季节,无须换披消毒工作服,车间内4台锃亮的榨油机器,据说是花了巨资从云南引进的。在其他车间,现代化的设备也一应俱全。逛毕,他还引导我们到公司的油茶、茶叶生态园观光。4000多亩油茶、茶叶生产基地,像繁星镶嵌在鹫峰山脉的七沟八梁。每座生态园的坡顶上,均建有一亭子,置身亭榭之上,你的眼球大可穷尽千顷绿绒,让你的视觉产生一种放飞的快感。公司还在生态园内圈养了土鸡、田鸭,在鱼池中放养了许多鱼鳖,公司还自酿了黄酒和酒娘。游人在公司“农家乐”休憩,可品饮当地生产的香茗——金观音、黄观音和乌牛早,可饕餮地道的太子参炖土鸡、田鸭和甲鱼,可消受不老的有机果蔬和希缺的山珍。一句话:春临不老,四处妖娆,放飞心情,不分童叟,休闲度假,其乐陶陶! 郭清平告诉我,他之所以回到不老创业,完全是为了践行总书记当年的教导。1989年11月间,时任不老村支书的郭清平,与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不期相遇。当时,习书记从挂点村毛家坪返城途中路过不老村,受镇村领导的盛情邀请,习近平一行兴高采烈走进村中,他了解了村情民情后,一再叮嘱大家:“脱贫致富奔小康,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畏困难,不懈奋斗。”这次邂逅,宁德、福安、上白石、不老“四级书记”同堂聚会,20多年来一直传为佳话。是呀,习总书记的关怀,郭清平一生都难以忘怀。难得当地村民编的顺口溜:清平走近习近平,群众致富又脱贫,移山填壑多奇志,春回不老更年轻! 哦,春天不老,这个村子处处都洋溢激情!
作者:杨昌长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