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打造优质人才生态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04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阮珊妮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3-09-04 11:13:31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实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围绕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实施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育政策,促进人才队伍提质增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8月30日,在青拓实业公司高线部生产车间里,高速线材轧机组根据设定的参数流程,正进行粗轧、中轧、精轧、吐丝等作业,过程高效环保,产品质量优良而稳定。 青拓集团研究院长材开发部部长奚飞飞是青拓集团引进人才之一。2020年,他和同事们第一次利用这条生产线成功轧制出笔尖钢成品,打破了此前该项材料依靠国外进口的壁垒,破解“笔尖制造业难题”。2015年,该集团投资7000多万元成立冶金新材料研究院,购置了80多台套国内外先进技术装备,并引进不锈钢行业高端人才和研发人员700多人,形成一个集产品研发、技术服务、制造管理为一体的创新团队,专业从事不锈钢生产工艺改进、质量提升及新产品开发应用。截至目前,福安湾坞已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30家,吸引各类工程技能人才7500名、产业工人3万名,产才集群效应逐渐显现。1月至6月,不锈钢新材料全产业链完成产值958.9亿元,全年有望实现2000亿元目标。目前,福安已形成不锈钢新材料、电机电器及配套、船舶修造等多个产业齐头并进的布局,拥有笔尖钢、高端智能按摩椅、泳池泵等一批不锈钢、按摩器知名创新产品,聚集了青拓集团、福宁重工、福建荣耀、福建怡和、巨龙电机等一批制造优质企业,人才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近日,由市委组织部牵线,驻北京人才工作站支持,北方天途航空技术发展(北京)有限公司连同北航团队对接的青拓重工矿卡项目完成一期建设。项目主要专注新能源矿卡整车及其车身、车架等关键总成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该项目的落地将实现空地一体无人车自动驾驶,为青拓领航起跑更添助力。 针对传统产业的大健康和智能制造、电动船舶等主导产业,福安充分利用与福建医科大学、华东科技大学等校企合作;鼓励船舶转型升级,成立船舶修造产业专班,组织集美大学轮机学院、宁德时代、福安市船舶协会和重点船舶修造企业展开协作,推动“电动赛江”落地开花。 福安市船舶修造业向电动化转型升级的重点企业之一——福宁重工先后承接5艘电动船舶生产订单,今年企业产值预计将突破2亿元,其中电动船舶产值占到5000万元。以乡情为纽带,吸引在外人才回流,大力实施“引智归韩”工程,福安设置驻厦门、福州、上海、北京四个人才工作站,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齐头并进,构建了由市委组织部“牵线搭桥”、职能部门“沟通衔接”、相关企业“承接运行”的“接单”新模式。校企共建创新平台、共通创新链条、共育一流人才。青拓集团与国内数十家“双一流”工科类院校培育校地企合作实训基地22家,培养中、高级工技能人才1328名。产业发展火红“热度”离不开服务“温度”。福安深化挂钩联系服务,市副处级以上领导挂钩联系1至3名人才,定期走访关心人才。 结合“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组织年轻干部发挥专长,主动融入基层,在磨炼中成长。选派872名干部到439个村和696家企业等一线锻炼,推动干部在重大任务一线打硬仗、扛重活、攻难关,将相关惠企人才政策精准“打包”送入企业,鼓励企业用好人才。 人才引来,能否留住至关重要。近年来,福安坚持硬实力与软环境并重,持续完善人才子女入学、人才公寓等系列服务,全力营造全社会爱才敬才的浓厚氛围。出台了一系列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和优惠政策。为了鼓励各类紧缺专业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对符合《福安市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的新引进博士、硕士、本科毕业生,由市财政分别给予每月3000元、2000元、1000元的生活补助。2018年至今共兑现补助款775万元。
记者:林耀琳
编辑:陈菁婧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阮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