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向心力工程”助推非公党组织创先争优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8日来源:新华网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新华网发布时间:2021-02-28 13:02:56
  新华网(记者 来建强) 福建省福安市是闽东工业中心,电机电器、船舶修造、以茶业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为三大支柱产业。上世纪90年代,诞生了闽东第一家非公企业党组织--闽东革新电机厂党支部,至今全市已组建非公经济组织党委2个,组建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109家,党员735人。据介绍,今年以来,该市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按照“一手抓组建、一手抓发挥作用”的要求,精心组织实施“向心力工程”,提升非公党建工作上了新水平。

  福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郑志告诉记者,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搞得好不好,目标是根本,载体是关键,为使非公党建工作“创有标准,抓有平台”。2007年,福安市针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要求,结合实际,提出了实施以“五抓五促”作为主要内容的“向心力工程”,即抓组建、促覆盖,抓培训、促亮牌,抓服务、促影响,抓巩固、促提高,抓活力、促提升。

  郑志认为,强有力的保障机制是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难点所在,也是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创新发展的动力所在。福安市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注重抓好机制建设,破解瓶颈问题,为面上工作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一是实行“三级联挂”机制。实行各级领导与非公企业党组织联挂制度。福安市委常委和其他副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分别挂钩联系一个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或一个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挂钩联系一个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有关乡镇(街道)党委“两委”成员中的党员领导干部直接挂钩所在地的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明确责任,并建立各级党组织实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考评奖惩机制,以强化组织保障。

  二是健全部门协作机制。福安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协调和指导全市非公制企业党建工作,并根据部门职能和全市产业构成特点,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分成5大责任区,由国税、地税、工商、质监、劳动等部门分别侧重联系电机电器、船舶修造和食品加工业等三大支柱产业,有针对性的进行组建前摸底,组建中指导,组建后回访和典型的培育。有了部门协作的强大合力,不仅推动了党组织的组建工作,而且对非公企业的服务工作也有了良好的平台,形成党建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1] [2] 下一页

福安新闻网www.fa-today.com 
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