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福州味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8日来源:福安新闻网作者:卢腾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福安新闻网发布时间:2021-02-28 18:59:55
福安新闻网(卢腾)我祖籍福州,父亲早年漂泊闽东谋生。他身在异乡,时常思念故居临近南门兜那棵苍郁的大榕树,安泰桥下清清的流水,于山、乌山山上的白塔和乌塔的魏巍塔影。他更难忘的是,塔巷中鱼丸的荤腥味,花巷里肉松的香酥味,东街口酱行店香干(豆腐干)的五香味······那时,闽东到福州交通不便,父亲已多年没回老家了。他经常念叨的福州风味,也深深感染了我们。我工作之后,第一次出差省城,兴奋之余,想到父亲思念的家乡味,就留心买了几样福州小食品带回。只是鱼丸讲究新鲜味,时值盛夏,路途又远,无法保鲜,没能遂愿。父亲一看到我带回的香干和肉松,他那一双昏黄的老花眼,顿时,清澈亮闪了。他赶忙温了一壶佬酒,就着二片香干和一小撮肉松,慢嚼细咽,轻轻品咂,深深回味。见他陶然欲醉的神情,我心里也美滋滋的。第二年的年边,我陪父亲回福州会亲。我们到花巷大姑姑家,大姑姑见我们来到,喜出望外,她忙里忙外,先煮了两碗“太平面”端上。这“太平面”有讲究,是用好汤料泡线面,面上再加两个白煮剥壳的蛋。亲人久别归来,先吃“太平面”,是福州民间百年习俗,其寓意,就在面碗上,那两个圆圆白白的蛋中。福州话。“蛋”与“乱”谐音,且“蛋(乱)”的反语是“太平”。福州人还把“蛋”别称为“太平”。福州人说,“吃蛋(乱)讲太平”,或是“吃蛋(乱)定太平”。亲人平安归来,当然要先吃“太平面”啰!大姑姑的“太平面”,是用排骨熬蛏干的汤汁泡。父亲闻到这特有的福州风味,食欲大振,提起筷子,呼溜溜地吃得畅快!第二天早上,叔叔在南门兜一家小吃店,请我们吃早点。刚一落座,桌上,就陆续摆出鐤边糊、鱼丸、扁肉燕等小吃,每碗量都不多,花色品种却不少。父亲高兴地说:“这样好,每种都尝尝。”叔叔问:“这些小吃,外地没有吗?”父亲认真应:“有是有只是味道不一样,品种也不多。”父亲舀起一粒鱼丸,咬破皮后,说,外地鱼丸不包馅,福州包馅鱼丸,美味就在它的馅心酱肉香味;鐤边糊,外地的糊,就差福州糊的芹菜虾米味;外地少有扁肉燕,应该说,扁肉燕是福州特产。他扭身告诉,福州肉燕的皮,是用精肉敲打碾压出来的,轻薄如纸;裁成片,抹上馅泥,包捏出的扁食,状如娇娇雏燕。下锅煮,里外透出味,飘出香。每碗小吃,父亲都津津有味品尝,他说,福州人向来食用味精味素少,福州小吃都有上百年历史,那时,味精味素还没出世哩!福州人调味,全靠添加虾油(鱼卤)的手头功夫。哈哈!难怪有人说,福州人的腔调里,都带有虾油味!其间,父亲又增添了一小碟蟛蜞酱和蟛蜞酥,推荐我尝。我用筷子蘸了蘸尝,呦,咸香中带甜,舌蕾绽放,满口清爽。蟛蜞在闽沿海滩涂上随处可见,当地人,从来没有摆上餐桌食用。没想到,经福州乡亲精心制作,竞变成美味珍品。离店前,小吃店老板,赠送了一壶茉莉花茶,父亲倒了一杯喝下,连声说:“香片、香片福州城的味!”福州上了年纪的老人,皆称茉莉花茶为香片,人人爱喝,家家都弥漫着茉莉花香。看来,父亲舌尖上的记忆,是平民小吃;父亲的乡愁,是老家平民乡俗生活。
作者:卢腾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