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扶贫挂钩出成效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8日来源:宁德网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宁德网发布时间:2021-02-28 19:22:16
  福安新闻网  洋坪村是福安西部穆云畲族乡一个纯畲族村,全村有6个自然村,178户、759人。洋坪村距福安市区32公里,主要种植穆阳水蜜桃、李、枇杷、柿子等农作物。解放前是霞浦、福安至周宁、政和的必经之道。解放后,两县三乡镇的畲民陆续搬迁到洋坪村居住。近年来,该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在扶贫挂钩单位的支持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引导畲民增产增收,让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要致富先修路,2007年,上级安排闽东电力股份公司挂钩洋坪村,公司领导到村视察后,当即筹资2万元支持该村道路建设。该村通往外界的道路没有硬化,泥土路坑坑洼洼,晴天粉尘漫天,雨天泥泞不堪,村民外出不便,农产品运输困难。洋坪村以公路建设为重点,突破了基础设施“瓶颈”,完成了通村公路硬化,为洋坪村的发展带来新机。现在交通方便了,各方客商直接到村里收购,村民也可直接运到市场上卖,非常便捷,村里的水蜜桃、生姜等种植物面积年年扩大,收入年年翻新。

  2008年,电力股份公司再次筹资2万元支持洋坪村发展产业。穆阳苏堤线面闻名四方,如今洋坪村利用自身与苏堤村毗邻的关系,带动70多户发展线面加工,每年可以创收20多万元。同时,穆云乡洋坪畲族村是生姜专业村,近年来,许多畲民种植生姜致富,种姜也成了村民的主要收入。村支书兰成长说,种植生姜经济效益较好,每亩可收入3000多元,种得好的收入还更高。目前,该村拥有耕地面积560亩,主要种植穆阳水蜜桃、李、枇杷、柿子,生姜等农作物。从事线面加工70多户、200多人,产品销往闽浙等省、市。目前,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350多万元,2008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100多元。

  穆云畲族乡干部告诉记者:“洋坪村是穆云乡人口外流最少的村子之一,村里的产业发展了,在村子里就能很好地生活。”村民雷水明,以前常年在外打工挣一点钱,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且孩子长大念书需要父母的照顾。他看到村里公路硬化后,大家种植生姜、水蜜桃大有收成,就举家回到了村子,两年下来他种植的生姜和水蜜桃两项就收入5万多元。村民主任告诉记者,如今村里不但有雷水明这样外出打工回流的村民。还有从洋坪柯河、燕科牛池岗、村下垅等地迁移过来的18户87名畲族人口。

  如今,洋坪村在挂钩单位的支持下,通过乡村干群的共同努力,畲乡基础设施、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文明道德意识明显增强,畲乡面貌焕然一新,电力股份公司领导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力度,落实科学发展观,利用扶贫挂钩的机会,争取为洋坪村多办实事。(记者 周邦在)

    (来源:宁德网)

福安新闻网www.fa-today.com 
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