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5时44分,福安正式进入……
发布时间:2024年07月22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4-07-22 10:18:03


大暑三秋近

林钟九夏移

今天15时44分

我们将迎来

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大暑


烈日不肯暮
清风不肯来
大暑
节气


“大者,乃炎热之极也”

此时正值“三伏”里的“中伏”

高温酷热、雨水充沛

“湿热交蒸”达到顶峰

南北携手热如“蒸饺”

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农谚有云

“早稻抢日,晚稻抢时”

大暑期间,喜温作物生长快

此时也迎来了

早稻抢收与晚稻抢插的

“双抢”关键时期


稻田飘香,瓜果成熟

蝉鸣嘹亮,蛙叫声响

生机勃勃的盛夏

孕育着作物的丰收

万物也在此时

用热情礼赞生命的美好



在古人看来

大暑的标志性物候有三


一候腐草为萤

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

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二候土润溽暑

天气开始变得闷热

土地也很潮湿


三候大雨时行

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

大雨使暑湿减弱

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此时节,虽然温高而气湿

但也是荷花开得最盛的时候

青翠欲滴的荷叶

亭亭玉立的莲蓬

红白辉映的荷花

令人赏心悦目


在这热浪滚滚的日子

各地民间饮食习俗也各有不同

广东地区流行“吃仙草”

山东地区在这一天“喝暑羊”

福建地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

讲究虽有不同

平安消夏的寄托都相似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

大暑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节气前后

太阳辐射最强,气温最高

蒸发量也最高


专家提醒

市民如果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

容易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

胸闷、大量出汗、口渴、恶心等症状

这往往是中暑的先兆

应立即到通风处休息

喝些淡盐开水或绿豆汤、

西瓜汁、酸梅汤等


大暑节气,记住6个养生重点


大暑时节,正值盛夏,阳光直射,气温高升。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此时,空气湿度大,闷热潮湿的气候容易使人感到不适。“湿热交蒸”在大暑这个时候到达顶点,尤其要防范暑湿邪气对健康的损害。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养生保健。

1. 避暑热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贺娟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暑邪是夏季最主要的邪气,夏季汗出过多会带走体内津液,进一步发展会导致气阴两虚。而低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夏季经常发生的疾病,都和气阴两虚有关系。

2. 祛暑湿

大暑时节,雨水增多,湿邪最易趁机而入。暑湿侵害人体会出现口中黏腻、头昏脑胀、肢体困重等症状。

3. 补虚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医师张晓天表示,大暑时节,汗出不断,阳气外泄,加上现代人解暑爱喝冷饮、吹空调,容易造成阳气虚损。不少地方有“吃羊肉”的习俗,认为可以补虚治劳,但并非人人适宜。

4. 喝伏茶

张晓天医生介绍,大暑还有“喝伏茶”的习俗。古时的伏茶,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健康时报资料图

5. 养脾胃
大暑前后湿气重,脾胃运化能力差,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如果经常穿梭于空调与闷热环境中,或者大量喝冷饮,更容易发生胃肠道疾病。可以喝点玉米糊。
6. 养心神
夏季人容易烦躁不安、胸闷气短,尤其小暑大暑出汗多、体力消耗大的时候。可以喝点酸枣仁粥、荸荠水。


福安天气


提醒市民朋友,要尽量减少在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同时关注台风的最新动态。



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网、健康时报等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陈菁婧 阮珊妮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