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闽东特委旧址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24日来源:福安新闻网作者:郑望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福安新闻网发布时间:2011-05-24 05:50:19

    福安新闻网(郑望)车过福安溪柄镇,沿着老区路驰向东南腹地柏柱洋。
    车至闽东革命首府斗面村,走进这个古村落,仿佛走进闽东苏维埃的那段历史。1927年,这里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柏柱洋远近20多个村的3000多农民成立了“柏柱乡农民协会”,同地主豪绅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抗捐抗债斗争。1934年初春,曾志、詹如柏在斗面村主持培训土改干部,进行分田试验。6月,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和连江县委在斗面村召开联席会议,成立中共闽东临时特委。成员7人,书记苏达,组织曾志(后叶飞),宣传马立峰。特委下辖有7个县级苏维埃政府,42个区级苏维埃政府,800多个乡级苏维埃政府,设有中共闽东特委、闽东苏维埃政府、闽东共青团特委、闽东妇代会、闽东红代会总会、福霞互助会、红旗机关报,印刷厂、被服厂、后方医院、军械厂等,形成完整而又严密的体系。在鼎盛时期,闽东特委领导着方圆1.1万多平方公里、100多万人口的闽东苏区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政权建设和苏区的各项群众活动,发展成为全国18个革命根据地之一。
    《中国共产党党史》中有段明确而详细的记载:“……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还领导人民群众建立了闽东革命根据地。大革命挫败后,中共福建省委和福州中心市委先后派邓子恢、陶铸、叶飞、曾志等到闽东发动农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建立各级党的组织,1933年下半年,由于国民党调集重兵对中央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和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减轻了对闽东的压力,闽东党组织趁机发动了全区的武装暴动。1934年2月成立闽东苏维埃政府,6月成立中共闽东特委,统一领导闽东的斗争,9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全师有1600余人,他们与畲族、汉族人民相结合,经过艰苦斗争,把闽东各县的小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以福安、连江为中心的面积约1万余平方公里,拥有近100万人口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并在根据地内进行了土地革命”。
    踩着历史的碎片,走进斗面村特委路2号“闽东特委旧址”。这里是叶飞、曾志故居,屋子还保留着当年的原貌。革命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这里仿佛可以窥见闽东苏区峥嵘的斗争岁月。这一块承载太多太多红色记忆、太多殷殷热血的红土地,是一首壮美、瑰丽、辉煌的革命史诗,是一幅生动、真实、惊心动魄的宏伟画卷。遥想当年火热的革命场景,不禁让人心潮澎湃。瞻仰革命遗址,肃穆的气氛里,是一种神圣的象征。
    1985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共闽东特委旧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5月,福建龙岩、宁德等7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17个红色旅游景点列入国家“十二五”红色旅游规划名单,中共闽东特委旧址跻身其中。柏柱洋纵横相连的红色圣地、绿色田园、蓝色湖泊已凸显出“闽东红都游”的魅力。

作者:郑望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