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地域历史 感受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8日来源:宁德网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宁德网发布时间:2021-02-28 13:03:23
宁德网消息 (雷瑞华) 新近由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健民先生编著的《品读福安》一书,余于闲暇之隙,悉心览读,受益匪浅。 《品读福安》一书叙述了福安“文化的历史”和“历史的文化”,文史资料翔实。从纵向看,福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商周时代。从福安的文博陈列室里珍藏的600多件商周时期的石器和几何形印纹陶片等上古先民的遗物看,福安先民也经历过原始社会,延续了自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春秋时期的漫长历史阶段,是闽东地区青铜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与海峡彼岸彩陶文化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从横向看,包含区位、物产、民族、民俗、宗教、艺术等方面内容,引经据典、史料丰富。尤其对福安的主体少数民族畲族的叙述,有较大的篇幅。福安是闽浙一带畲族最早入迁的地区之一,早在唐末五代时期钟姓首先由汀州上杭迁福安韩阳坂,再于北宋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迁往坂中畲族乡大林村,而大量迁入福安是在明代中叶以后,后门坪雷姓于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迁入,溪塔蓝姓于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迁入。正如作者引用前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乡贤张炯先生为其作的序中所说:“南方的民族则仍然长期保持他们自己有特色的文化,或两者也不同程度地交融起来,形成新的文化。这大抵是长江以南文化发展的总格局,福安市的文化特色也不脱这样的总格局。” 福安有着极为丰厚的文化积淀,受唐代八闽第一个进士薛令之清正廉洁、高风亮节的影响,福安士人读书求道、淡泊明志、忠贞名节屡见不鲜,涌现出像赵万年、陈最、郑虎臣、谢翱、黄钏、刘中藻……等一个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其独立人格和惊人壮举激励着一代代长溪儿女的求真之路。 李健民先生以一种强烈的文化自觉来开展福安地域文化的研究,其浓郁的爱国爱乡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间。《品读福安》一书,为进一步宣传福安,让更多的人了解福安,认识福安提供了一把金钥匙。在建设文化强国的春天来临之际,组织更多的诸如《品读福安》的作品问世,将是福安文化工作者的应有之责。
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