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村写意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6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1-03-16 17:10:03


一湾清流,宛如一条飘忽的绿练,在朝阳的辉映下,扑闪着金色的波光。沿着清流的彼岸,我们踏上了用青石板铺就的古官道,走进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廉村。

廉村,至今仍遗存26座古民居,仅清代祠堂就有4座,其中1座宗祠3座支祠。祠堂占地面积达2000多平米,皆为三进建筑,前为大门、戏台,中为享堂,后为寝室,加上左右的廊庑,组成前后二进二天井的建筑群。祠中有清道光年间的木雕屏风,人物神态栩栩如生。此外,还有唐宋元明清时的陶器等什物;而扬州八怪黄慎弟子李灿的春夏秋冬山水画屏,尤为弥足珍贵。

村边的古堡城墙外,有唐宋时的古码头,这里曾是通往大海的内河港口和沟通闽东北至浙南的物资集散地。溪畔那片风景林周遭,商铺鳞次栉比,商业繁盛一时。如今,这一切早巳随波逐流而消失,只留下涛声依旧,不时拍打着那硕大鹅卵石铺就的古码头石阶,仿佛在诉说着昔日“海舟鱼货并集,远通建宁府诸县”的繁华景象。

“廉溪风节清如许,且与黄花订晚秋”。千百年来,来廉村、廉岭和廉溪寻幽探古者络绎不绝,这里的青山绿水和古物古玩等,让纷至沓来的游客留连忘返;廉村,就像一幅永不褪色的山水画,撩拔了多少家乡赤子和域外游子的无限情思……

伫立古码头眺望远处,映入眼帘的是高高的廉岭,带上别样心情,在山路古木虬枝的牵引下,攀援而上,不久便进入了深山老林,置身密林,但闻山涧传来清脆悦耳的啁啾,一边聆听山林美乐,一边感受大自然的恩赐,不啻为人生快事一桩乎!跃上廉岭的山脊,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东边现代化高楼林立。其中,占地数百公顷的中百大厦,矗立在富春溪西岸,昭示了现代商贸物流的崛起;西边是鳞次栉比的坂中涧里楼群,它无疑是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个缩影。坐落于半山腰的廉岭村,既古朴又新潮。农家书屋不时有畲家学子捧卷求知。下山的路上,见一老翁,我等便作揖询问:来时路边有好大一棵树,是何来历?老者称这叫“廉岭孤树”。他说:“《福安县志》有载,廉岭在邑西南,因薛明月赐名,中有古树,百尺无枝,霜皮溜雨,称‘廉岭孤树’,冠以韩阳十景之一。”是时,我突然想起清时诗人陈从潮的诗句:“高山标岭上,谁继白云端。古木饱寒霜,孤根耐岁寒。”顿然感悟唐代廉村薛令之先生,其生平不是像高山标岭上的孤树么?

《唐诗纪事》载:当年在冠盖如云的长安,薛令之进士及第仍廉洁守正,公差外出即使迢远,令之总是叫公车先回,待办完事后径自走回,偶有访亲会友也绝不用公车。遥想当年,令之在长溪西乡石矶津山麓筑灵谷草堂苦读诗书,著《草堂吟》:“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柴门半掩寂无人,惟有白云相伴宿……君不见苏秦与韩信,独步谁知是英俊?一朝得遇圣明君,腰间各佩黄金印。男儿立志须稽古,莫厌灯前读书苦。自古公侯未遇时,萧条长闭山中户。”神龙初终成“开闽进士”,开元中,唐玄宗授其左补阙,与贺知章同为太子李亨侍讲。

开元中后期,李林甫专权误国,朝野皆忧,怨声载道。令之便题诗《自悼》:“朝旭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饭涩匙难绾,羹稀箸易宽。只可谋朝夕,何由度岁寒?”讽喻奸臣当道。然是时唐玄宗骄奢糊涂,在巡视东宫见后,心生不悦,遂提笔讥斥:“啄木嘴距长,凤凰毛羽短。若嫌松桂寒,任逐桑榆暖。”并复题:“听自安者!”受屈之后,令之只好谢病辞官东归,归时他身无积蓄,在乡里后过着穷研经书、抱瓮灌园的日子。去世时竟空空两手家徒四壁,只给子孙留下遗言:“父言慈,子言孝,家声永振;书可读,田可耕,世业悠存。”

至德元年(756年),唐肃宗李亨即位,思及令之师生情谊,欲召其入朝,但在数月前令之已驾鹤西归。为嘉奖恩师清廉风范,特敕封令之故里石矶津曰“廉村”,溪曰“廉溪”,山曰“廉岭”。从此,薛令之清廉声名流传千古,传颂至今。
廉村,因了薛令之的清廉守正,蕴育了这里文风的兴盛,唐宋以降,廉村进士及第达33人,以致书写了“一门五进士,三代俱登堂”的荣耀。     

在村子的中央,有一口井,名为明月井。相传,一个中秋月圆之夜,井水竞然缓缓地漫上井面。“贤人欲出,井水自溢。”当晚,薛令之就出生在井边。他自号明月先生,这口井也因此而得名。在古井边上十几米外,就是薛令之的故居。由于岁月变迁,如今这里只剩下了一片残垣断壁。房子虽然没了,但他的精神还在,哪怕只有一撮泥土!

古人云:“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千百年来,廉村人以令之清廉情操为标杆,入仕为官者均以公生明,廉生威为样榜。宋时陈昇,在江西吉水县县令任上勤政廉政,深受当地百姓爱戴。致仕归田后,吉水百姓赠予“吉水流芳”匾额,并千里迢迢送到廉村。

每年的冬至,是廉村最为隆重的日子。从廉村出去的子孙,他们会不远千里回到廉村祭祖,村里连续3天演出“廉戏”,而每学期开学时,也会组织中小学生上一堂“廉德”教育课,让良好的家风、民风潜移默化地熏陶滋养人们的心灵。

在这里,你随便造访一户人家,在屋内看到那精美的雕刻,和长满青苔的天井等,你的心中会倏然涌起一种古朴的沧桑感。即便你挖掘一处犄角旮旯,说不定也能抖出一段尘封的历史故事......

如今,廉村照样书写着它的清廉故事。村民陈幼顺祖祖辈辈种茶、制茶,经营几家茶楼,他效令之清廉家风制茶精益求精,绝无以次充优,学陆羽以茶养廉的故事,茶品如人品,人茶一味,清清白白。村民陈琼康,当地水利局工程师,负责全市的水利测量和施工,一天,一包工头找他,要他涂改测量数据,并在送他的香烟盒里塞满人民币,他发现后毫不犹豫把款物悉数上缴。类似陈幼顺、陈琼康的廉洁事例,在廉村又岂止一两桩?!

廉村,是一个积蓄正能量故事的地方,随着古村旅游观光业的风生水起,村里的音乐吧、咖啡吧一开张,便吸引了许多男男女女前来消费。捕捉到乡村游的热络前景,许多村民把民居开成客栈和餐馆,有的在自家门前摆起小摊,兜售当地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形成一道道廉村特有的文创风景。

廉村之廉, 是廉村亘古不变的主题,是廉村的红色血脉和精神支柱。流年易逝,廉村永恒。这里的人们不会忘却令之的清廉品格, 不会缺失先辈的道德情操。一“府”之“肉”浑不食,“兼”而“广”之是根本。廉村人谨记这句箴言久矣!
(王振秋)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今日福安视频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阅读《今日福安》报

快打开抖音扫码关注我们吧!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在看”↓↓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