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乒乓故事作品选登 | 李椿明:石板桌到绿茵场,乒乓情伴岁月长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0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5-09-20 09:04:45
图片
图片



每一个乒乓球跳动的声音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全家福安”首届福乒赛正面向全网征集“福安乒乓故事”,让情感与乒乓共鸣,让故事与福安相融。


第十一期优秀作品来了!

此次选登作品

李椿明:石板桌到绿茵场,

乒乓情伴岁月长

“乒乒乓乓……”每当这熟悉的声响掠过耳畔,李椿明总会驻足。那声音像一把钥匙,总能打开他记忆的闸门,回到儿时满是欢笑的奶娘宫——那里,藏着他与乒乓球的缘起。

小学四年级的暑假,李椿明和伙伴们相约去田野玩耍,途经奶娘宫时,一阵清脆的击球声让他挪不开脚。循声望去,两位大哥哥正在石板桌上打球:无正规球网,便用建房剩下的红砖搭起“临时网”。无专业球拍,就握着自制木拍,却打得不亦乐乎。“来试试!”见他看得入迷,一位大哥哥热情地递过球拍。“我不会。”李椿明有些羞涩,对方却耐心教他:“球在自己这边跳一下再打过去,接不住就算输。”第一次挥拍击球,他便爱上了这项运动。此后,奶娘宫便成了他和伙伴们的“秘密基地”,石板桌、红砖网、木球拍,伴着清脆的击球声与欢笑声,成了童年最鲜活的注脚。

这份热爱,让他总能突破条件的限制:学校没有正规球桌,就把课桌拼在一起,长凳倒放当网,课间十分钟也要争分夺秒地打上一局。作为土生土长的溪柄人,一到暑假,他更是四处“寻桌”,听说镇上农科所里有球桌,便特意赶去打球,即便路途遥远,也乐此不疲。

很快,乒乓球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一天不摸球拍,他就像三餐没吃饭一样空落落的。亲戚朋友邀他出去玩,他总会先问“能打乒乓球吗?没有就不去”。在他看来,乒乓球不仅带来了快乐,还锻炼了身体,提升了灵敏性、判断力和反应速度,“这些能力为我后来踢足球奠定了基础。”李椿明说,“现在我能更快看穿场上局势,临场决策也更加精准果断。”他笑着说,就连视力也因长期追踪小球而保持得很好。

如今,他最期待的仍是和儿时一起在奶娘宫打球的伙伴再聚一场:“这是乒乓人特有的情怀,一辈子都忘不了。”那缕清脆的击球声,早已在他心底扎了根,滋润岁月,伴他前行。





实习记者:缪先达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阮珊妮 陈菁婧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