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春节】福安年俗背后的风情故事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21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阮珊妮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3-01-21 19:47:05

“糖甜甜、桔圆圆,放火炮、大做年。”

—— 福安童谣

初一趁早讨彩头

“百节年为首”。隋朝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新春伊始,处处讲究讨彩头。

初一零点一过,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俗称 “开门爆仗”。“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竹声后,满地碎红,灿若云锦,叫作“满堂红”;“春风送暖入屠苏”,早起的人们抢着去挑第一担“龙头水”,就像到庙里烧头一柱香一样,以示诚意挑金银水。传说,岁首早起挑的第一担水是金水,金水能让人发家。第二担水是银水,银水能让人致富。第三、第四、第五担水,分别是铜、铁、锡水,挑上后三种水,也能让人四季平安,象征做事“好彩头”之祝愿;“千门万户曈曈日”,往来相遇,逢人拱手作揖恭贺:“年大!年大!”或说“恭禧发财” “百事如意” “新春快乐”等好话,对方也会报以相应的问候。新年的第一天,就此吉祥启开……

大年初一早晨, 人人都要先喝一盅“做年茶”,寓意阖家“尝甜头”。是时,家里辈分最小的媳妇,按家里人数把茶盅摆放在茶盘上,盅里放把茶匙,然后用瓷羹舀出适量冰糖粉齑、橄榄(橄榄两头尖)、红枣两粒(枣与早谐音,寓意开门红)和茶米放进茶盅,用瓢舀烧滚沸汤泡茶。然后,双手捧起茶盘,按先长辈后小字辈依次敬奉上一盅盅热气腾腾的做年茶。小字辈要站立地起来,茶盅接在左手,右手搅拌茶匙。之后,大家毕恭毕敬,面向长辈齐声说道:“请茶!”长辈笑答:“做年茶!”并示意大家坐下后,各人自由舀上红枣和橄榄片先嚼、饮茶,大家美滋滋喝起了糖茶,表示新的一年生活美好、甜蜜如意。留下茶粕(茶渣),不能泼掉,象征有食有剩。由家庭主妇双手捧空茶盘,也按原来递茶的长幼辈分顺序来收回茶盅。泡做年茶时,还要多出一盏,称“添丁茶”。

春节第一餐,福安人不可或缺的“彩头”食品是“红头菜面”,蕴意“鸿(红)运当头”。“红头菜面”,采用当地手工线面来制作。宋朝黄庭坚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的“银丝”,说的就是线面。福安线面经和面、揉条、松条、串面、拉面、日晒、包装等9道工序制成,成品像丝线一样,用红头绳扎成一小束一小束的,福安话叫“指”。一般一碗线面,用一“指”也就够了。因为线面是面类中最长的面,所以叫“长面”和“寿面”。又由于福安话“长面”和“长命”谐音,故福安人也叫它“长命”。线面煮食简单,将其投入沸锅中煮一二分钟捞起盛碗,倾入高汤。线面在高汤中不乱不糊,一筷拈起,牵丝挂缕,咬上一口,柔韧滑润,嚼不粘齿,带着原汁原味的鲜美,怎一个“妙”字了得!民间俗语:“初一早餐吃碗红头菜面,讨个衣食顺遂”。“打碗面”上堆得满满的菜肴多系素食(通常用植物油,蔬菜,豆制品,面筋,菌类,藻类),都是有吉祥寓意的。比如菠菜,福安人叫“红头菜”,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南瓜,福安民间叫“金瓜”,吃了这道菜,自然是财源滚滚来;豆腐方言谐音是“多福” “都有”、花菜的谐音是“发财”,过年自然要吃喽;而紫菜寓意“紫气东来” 、芥菜寓意“衣食富足”、菜杆寓意“节节高”……不仅美味享口福,更祈福讨彩头。

福安初二不拜年

年者,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这便是《尔雅》注里所说的,岁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时一終,年取禾一熟,载取物终更始。殷商始,古人过“年”总是和祭祀活动分不开的。人们用自己劳动换来的肉食、谷物祭祀祖先和礼拜神明,饮酒宴乐,祈求幸福。经历了几千年的积淀,“年”这个内蕴丰富的的节日,已成为中国人共同的记忆。然而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方过年,也沿袭独特习俗。如福安“初二不串门”访亲拜友的风俗,就有别于全国各地。

在福安,大年初二是不串门拜年的。俗称初二“白年日”, 是祭奠家中过世人的日子。凌晨,“做白年”家人有意在红春联顶上镶上一道两寸长的白边,以示心有余哀。这红白相间的“白额春联” ,格外醒目提示:家中“做白年”。这人家在大厅设灵牌,供猪头等祭品,点烛焚香表示对死去亲人的悼念。祭毕,邀亲友吃“白年酒”。餐毕,有不致谢、不擦嘴即自回家的规矩。反正类似于古代“国丧”的一切礼仪,就这样沉浸在福安人追念祖先的生活细节中,在每年大年初二得到了完整的体现。

那么,福安这种初二不拜年的习俗源于何时呢? 据明万历版《福安县志·风俗·节序》载:“二之日,有新丧之家,设奠延吊。”可见,其俗由来已久。不过,经历了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倭寇屠城后,这个传统之俗更赋予了独特意义的内涵。传说: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作乱,屡犯闽浙海疆。有一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安沿海,到处烧杀掠夺,一直到年关才撤退。这时大部分家庭都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出外避难者陆续返家,都沉浸在无比的哀痛之中。过了大年初一,初二就到亲朋好友家凭吊死去的被害者(看别家死人的一天)。之后,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二,人们忍不住怀念起永远失去的亲人。于是,就将这个传统的“设奠延吊”日定为 “做白年”。福安的祭年,就这样铭刻着惨痛的历史记忆与浓郁悲情。既祭奠先灵和缅怀历史,又赋予寄托勿忘国耻。据说,忌讳初二拜年的特异习俗, 居然还是全国迄今为止唯一的倭寇侵华民俗纪念日。

年俗的背后,融入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成了人们世代延续的传统。奇特年俗的流变,融入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成了人们世代延续的传统。当然, 过去的传统形式,经过人情世故的变化,也是在悄悄不断地改变循环。福安“初二不串门”的习俗, 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今福安的大年初二,街上似乎也热闹,出门的人还不少 。如果你初一日已经去那一家拜过年了,则初二再去也无妨;如果外地的朋友冒昧登门造访,也不至于吃闭门羹。开明的主人则会变通 “开脱”:没关系,没关系,我们家不禁忌……终究,“过年”是一条流淌的文化河,不仅以自然时间为度辞旧迎新,更承载着民间习俗和情感依托的流变。毕竟,岁岁年年人不同。不同的人,总是要过好每一个不同的“年”。

正月出行“糍”来运转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清代词人叶燮的《迎春》,写的是诗人心中感受到的春意,并不禁感慨:用不着到郊外田野里去寻求,它已来到了千家万户,它在人们的心里。

毋庸置疑,《迎春》洋溢着诗人喜迎新春的欢愉心情,同时提到了 “迎向东郊去”是一种习俗。唐 陈子昂 《晦日宴高氏林亭》诗:“寻春游上路,追宴入山家”;宋韩维《答和叔城东寻春》诗:“寻春之何所,乃在城东隅”;清 徐元正 《广陵怀古》诗:“寻春易过佳风月,送老难忘好墓田。”……“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折射出一种入乡随俗的心态。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莫如说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闻健朝朝出,乘春处处寻”,是一种约定俗成,体现春天给人们带来了新的一年的希望。

“已约年年为此会”,正月出行意寻春。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枝头上:春天的风微微吹,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春天在草原上:春天的雾轻轻细细,草儿醒过来,披上了新衣;春天在竹林里:春天的雨飘飘洒洒,竹笋从地下探出头来啦;春天在田野里:春天的太阳那么暖,那么亮,麦青,菜花黄,蚕豆花儿香。”让我们到大自然去闻一闻美丽的鲜花,摸一摸小树的绿叶,瞧一瞧可爱的笋芽儿……

“风和日暖即佳时”,新春第一次出门,福安民间俗称“出行”。这个“出行”不是随意出去走走,而是很有讲究的哦。要取吉利方向,象征“宜出行,交好运”之祝愿。比如当年大吉“利北”,就往北方向出行;如果 “宜南”,则吉兆与时偕行向南走好运。“出行”回家后,每个人都要食糍点心(或煎吃、烧吃、煮吃一碗糍汤),叫“行时”。行时语出《易坤》:“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意思是“时来运到”“时运亨通”。

据老人说,“行时(糍)” 的民俗是老早就传下来了。旧时,糯米做的糍粑是人们庆贺良辰美景、婚嫁诞辰常用礼品。在亲来戚往的日子里,也常常砻谷,舂米,蒸饭制糍,同欢共庆。走亲戚时,有互赠糍粑的的风俗,习惯将走亲戚回馈的东西称作“回糍”。于是,福安人们的口语中有很多关于糍粑的谚语,如“大糯做的糍粑,心软得很” “大碗托糍粑,十拿九稳”“捣糍粑,重主家” “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来越甜” 等等。糍粑在我国南方有的地方也称年糕,是寻常百姓过年必备食品。一般过了腊月二十七,福安家家就忙着把淘好的糯米装入木盆里浸泡,第二天再将糯米一瓢一瓢地倒入大木甑里蒸。蒸熟了,倒进石臼,几个壮汉分持木棍和丁字形木槌,唱起“二十八,打糍粑,打得好,大呷呷” 的民谣,使得打糍粑充满了神秘的仪式感。腊月福安乡间还有一种比较精致的糍粑,叫做黄金糍。它的做法与糯米糍相似,不同的是原料是用粳米和糯米各半,以老南瓜的汤汁浸泡半天以上,然后,捞起蒸成貌似“凝脂”的金黄色的糍团。“凝脂”出臼后,用印花模具把它印成一块块“福”字或者荷花、梅花、仙鹤、桃子、元宝等图案,色、香、味、形一应俱全。节庆时,在五子盘中摆上这样的“黄金糍”,预示团团圆圆,幸福年年。

福山福水幸福年,选择向往的吉利方向出行。兜兜转转,回归“食(糍)来运转”。糍粑香里年味甜。其实,人间烟火的本质不在于年年(黏黏)捏糍粑,而在于那象征丰收、团圆、吉祥。



作者:郑望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陈菁 阮珊妮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阮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