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问题寻良方,怀着诚意促合作。9月21日至24日,市长黄其山带领我市“抱好‘金娃娃’,构建福安特色产业体系”专项行动指挥部及部分乡镇、企业代表,赴江苏省如东县、张家港市、仪征市,开展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学习考察之旅。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代表团对标学习先进经验,积极寻求合作契机,为福安高质量发展开拓新视野、汇聚新动能。市领导连坚参加。
走进如东:
借鉴葡萄联盟经验,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在南通市如东县,代表团首站走进南通海唐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这里“小葡萄串起大产业”的发展模式深深吸引。这个成立八年的葡萄产业联盟,已在全国17个省份“开枝散叶”,带动5万余亩种植面积,年销售额高达12亿元。黄其山在参观后感慨:“福安的水果产业有基础,但我们要学习如东这种‘握指成拳’的联盟化发展思路,让我们的特色农业真正形成规模、创出品牌。”这番话语,道出了赛岐镇、晓阳镇、穆云畲族乡等代表的心声。
在经济强市张家港,代表团不仅参观了现代化工业企业浦项(张家港)不锈钢公司,更被善港村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所吸引。该村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村庄,以“善治”为特色,探索出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发展路径。“我们要把‘善港经验’带回去用起来,继续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黄其山表示。双方还就共建合作达成初步意向,为后续深入交流奠定基础。
仪征市的考察让代表团收获颇丰:捺山茶叶加工体验中心“茶旅融合”的独特魅力、国裕船舶企业从濒临破产到跻身全球前列的“涅槃重生”、西门子公司智能化车间高端制造的管理精髓、江苏惠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接二连三”的产业融合与联村共富机制、红山体育度假乐园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从智能制造到产业升级,从民宿运营到农文旅融合,为福安在产业合作、联村共富、乡村旅游等领域打开了新思路。
“一路走来,一边思考,一边谋划,收获满满。”黄其山说,要深入借鉴仪征在产业转型、融合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推动福安传统企业、特色农业、文旅经济等产业提质增效。他希望双方能在产业互补、经验互鉴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探索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实现共赢发展。
扬州大学以“优化组合、转型化合”为发展路径,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学科集群。考察组实地参观校史馆,并围绕我市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旅融合发展开展座谈。黄其山表示,当前正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重要论述之际,希望以此次考察为契机,推动校地共建常态化、机制化,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福安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凝聚共识:
将“江苏经验”转化为“福安实践”
“此次江苏之行既是一次解放思想、开阔眼界的学习之旅,更是一次对标先进、明确方向的奋进之旅。”在我市总结交流会上,黄其山要求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要强化责任担当,做到“人人身上有担子,人人回去有成果”,将考察所得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他强调,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和“慢不得”的危机感,制定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节点,认真消化吸收考察成果,推动考察成果转化落地。要主动对接、深入研判,将江苏先进经验转化为福安发展的具体举措,推动我市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让一个个"金娃娃"在福安这片热土茁壮成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此次江苏之行,不仅搭建了福安与江苏各地交流合作的桥梁,更激发了福安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考察的结束意味着落实的开始,一幅幅将“江苏经验”本地化、项目化、具体化的“施工图”正在福安干部心中绘就……如何将如东的联盟化理念植入特色农业,如何让善港的善治经验在福安乡村生根,如何借仪征的多元融合推动产业升级,如何借力扬州大学的科研优势赋能创新发展,已成为各部门和各乡镇亟待破题的关键任务。
记者:蒲允静
编辑:陈菁婧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