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开国总理周恩来誉为“绿色油库”的范坑乡油茶产业,经过十多年的沉寂,今冬喜获丰收,不仅收购价创下历史之最,且为全国最高价,茶农们尝到了久违的喜悦。从沉寂到复苏,我市踏上了———
百年油茶的复兴之旅
初冬时节油茶香,村南村北采茶忙。立冬以来,走在范坑乡,红通通挂满枝头的油茶鲜果直映眼帘,茶园里晃动着茶农们忙碌的身影,欢声笑语漫山坡。
“今年的油茶大获丰收。”洋山村56岁的茶农陈木旺满脸快意。他告诉记者,以往油茶鲜果的收购价一般在每50公斤20元左右,可今年在丰产的情况下,还创下了每50公斤38至40元的历史最高价,比往常价格高出近一倍,村民们喜出望外。“油茶种了几十年,今年的收成最好!”老陈笑呵呵地说。
丰产、高价,沉寂了十多年的油茶产业重焕生机,再次让茶农尝到了增收的喜悦,发展生产信心十足。而这红火光景的背后,则是我市付诸实践的百年油茶复兴计划。
沉眠的“金矿”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也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在我国南方广大丘陵山地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其果树至少要种5年以上才能开花结果,全部处于自然野生状态,果实生长周期为12个月。其鲜果经晾晒、压榨出的山茶油,一直被南方省区居民视为山珍贡品,素有“油王”美誉。
油茶是范坑乡的当家农业产业,其品种是全国最晚熟的立冬籽品种,生长期长达13个月之久,历经四季云滋雾养,营养丰富。油茶树花开于秋季,果实成熟于次年花开时节,花果并存,因此民间有“抱子怀胎”的说法。
范坑油茶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因其品质优异,1958年,乡里墩头村的油茶大户还曾晋京参加全国农业大会表彰,并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绿色油库”的赞誉和锦旗,范坑油茶名声不胫而走。上世纪70至90年代,是范坑油茶产业最红火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种植,多的一户茶农可采收鲜果5000公斤。可此后,随着食用油市场产品的丰富,加上油茶树龄老化、品种混杂,没有农业加工企业的介入,没有品牌,茶农家庭作坊加工粗山茶油难成气候,范坑油茶日渐低迷,每50公斤鲜果收购价甚至跌到了10元左右,茶农信心全无。“要么荒在山间无人打理,要么砍掉种太子参”,昔日致富一方的范坑油茶遁入被人遗忘的角落。
近几年来,随着橄榄油等高端食用油产品步入寻常百姓家,价格看涨,营养价值与橄榄油不分伯仲的山茶油产业再起波澜。市农业专家分析认为,范坑油茶生产历史文化悠久、颇有名气,且其生长过程中少有施肥喷药,营养成分完全来自天然无污染的空气和高山土壤,是一种难得的纯天然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潜力大、前景广,对广大茶农而言无疑是座沉眠的“金矿”。
百年油茶的复兴之旅
改变守着“金矿”难增收的尴尬,重振产业雄风,我市踏上了百年油茶的复兴之旅。
范坑乡是我市油茶的主要产区,面积达2.1万亩,占据全市油茶总面积的半壁江山。今年以来,通过深入细致调研,乡里将振兴油茶产业作为发展“生态农业”的“重头戏”,提出了《油茶产业2007至2010年发展规划》,并一一付诸于实践:
油茶树品种参差不齐、好坏不一,整体产量偏低,1亩油茶经采摘、加工平均产油仅为6公斤。针对这一现状,乡里着手进行油茶品种选育,在林业等部门的支持下,对全乡所有油茶品种进行选种编号,选择5000多株树形好、产量高的优质单株,建立油茶良种母本园;依靠农业科技,采取嫁接无性系苗木,改变油茶传统的有性繁殖方式,使油茶正常开花结果时间从5年缩短为3年。同时,在墩头村建立油茶垦复示范片,引导茶农对原有荒芜低产的油茶进行垦复,目前全乡已垦复2000多亩。
振兴油茶产业,引进加工企业是关键。经多方寻求,乡里引进福建省乾龙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加工生产山茶油产品,建立300亩油茶丰产栽培科技示范园,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茶农发展高优油茶。今冬油茶采摘时节,该公司不仅在全乡设立10个收购点,上门收购油茶,减轻茶农负担,还开出了每50公斤高出市场价1元的保护收购价,茶农喜上眉梢。乡里还无偿腾出政府停车坪、篮球场,用于晾晒采摘后的油茶,做足做细了服务文章。
政府引导、科技示范、企业加盟,沉寂了十多年的范坑油茶重现生机,并喜获丰收,创下了每50公斤38至40元的油茶历史收购高价,今年产值可达200多万元,茶农们尝到了久违的喜悦。
打造全省最大的油茶基地
初战告捷、产业复苏,范坑乡党委、政府加大了复兴油茶产业的步伐。据了解,目前范坑乡油茶项目已挤入宁德市科技局科技攻关储备项目,并被列为宁德市油茶建设基地。
乡里不仅着手设立“绿色油库”研究会,恢复打造油库品牌,乡财政还每年拟多渠道筹资20万元设立油茶发展基金,用于培育优质无性系苗木和奖励积极性高、施工规模大的油茶林新造及低改农户。从明年开始,每年新造油茶林1000至2000亩,低改6000至8000亩,通过调整优化油茶品种结构,扩大优质油茶资源,增强综合开发油茶产品能力,打造“福建省最大的油茶生产基地”,成为了范坑乡孜孜以求的目标。
政府的信心、茶农们重燃的生产热情,也激发出了乾龙生物工程公司更大的创业激情。至目前该公司已投资500多万元,引进国内行业最先进、最精制的水酶法萃取山茶油精炼设备,并斥巨资购入具有福建地域特色的“寿山”商标品牌,进军高端食用油市场。
乾龙公司人士坦言,尽管眼下山茶油在名气、销量及价格上都不及橄榄油,但却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山茶油不仅可以制取天然健康的高端食用油产品,能有效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抑制甘油三脂的升高,还可用于加工开发医药注射用油、化妆品用油等延伸产品,具有极高的综合利用附加值。“这将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也是企业致力发展的方向。”公司人士认为,目前省内生产山茶油的企业寥寥无几,在闽东更是空白,范坑油茶产业无疑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再加上“绿色油库”的历史文化和生产基地的优势,再展百年油茶雄风的梦想并不遥远,而这最终受益的将是广大茶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