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新城 全家福安•回眸2023|福安:专班服务多点发力 特色果业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4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4-02-24 20:40:32



五福新城 全家福安•回眸2023
去年以来,我市通过成立葡萄、水蜜桃、芙蓉李、晚熟龙眼、杨梅、柑橘等6个特色果业工作专班,在地域果业的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市场营销上持续发力、优化服务,推动小小的水果成就富民兴村大产业,勾勒乡村振兴的美好新图景。

时至年关,走进我市溪柄镇龙新村的好时光生态农业合作社基地,金灿灿、圆鼓鼓的天草桔橙坠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果香。



福安市好时光生态农业合作社 吴幼芳

果园大概有300多亩,今年的天气好,我们的果园收入也不错,今年的果也很好,甜度什么都很好,今年起码会收入到1000担,年收入我们至少有60多万。

据了解,好时光生态农业合作社由龙新村柑橘种植大户牵头成立,吸纳当地50户农民通过流转土地的方式入股经营。去年在市农业农村局柑橘专班的指导下,该合作社引进天草桔橙进行果园品种的更新迭代,并按照生态示范果园标准加强种植技术规范,丰产增收成效初显。柑橘专班还帮助合作社争取到项目资金扶持,硬化了两公里多的果园道路,为果农生产及农产品运输提供了极大便利。


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经作股股长 施金全

主要是在道路上给予补助,把果园的道路系统硬化,硬化后生产就方便了很多,运输成本降了很多。技术方面就指导他们要加强修剪、疏花疏果,再一个是套袋,另一个是对病虫害采取综合绿色的防控,降低农药的使用量,提高果品的安全质量。


福安市好时光生态农业合作社 吴幼芳

以前这个路没修的时候,一下雨路很滑经常摔倒,我老公经常骑车摔倒,现在国家帮我们修路,我们很放心。

眼下,我市大棚葡萄已进入修剪阶段。在赛岐镇苏阳村莲山果业合作社基地里,市农业农村局葡萄专班组织当地20多位果农来了一场修剪技能“大比武”。通过以赛代训的形式,促进果农间互学互鉴,提高葡萄种植管理水平,进而实现果业丰产增效的目标。


宁德市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站长 袁韬

葡萄修剪,是葡萄管理非常关键的环节,从今天这20位选手的表现来看,应该说他们都是比较熟练的,能够掌握修剪的技术,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修剪,但是在修剪上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留的枝条太多,还有更新枝的分布有的不是很合理。


参赛选手 张惠荣

专家教我们剪葡萄(冬剪),树枝怎么样剪法,我们学到了很多很好的地方,我们学成回去后每年的葡萄经过修剪,就能增产增量。

特色水果是我市一张耀眼的“绿色名片”,在强村富民进程中发挥了强劲的动能。去年我市成立特色果业工作专班以来,积极围绕水果良种推广、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化技术栽培、电商平台销售等方面开展指导服务,推动各地打造“优果、优园、优商”,促进特色水果发展提质增效。各专班通过加强农技人才队伍建设,采取“传帮带”机制,引导专技人员融入生产一线进行指导,以标准化生产基地项目为锚点,建立6个特色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增强典型引路作用;进一步建立全市现代农业大数据中心,搭建农业数字一体化平台,实现果农间信息资源共享;在葡萄、水蜜桃等主产区乡镇增设物流驿站,建立村级物流揽收点25个,应用智能物流系统和智能终端,方便果农自助寄递,初步构建起乡村智慧物流网。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章桂平

经过一年建设,每个工作专班成功成立一个专家工作室,新建一个标准化生产基地,研究1-2个实验课题,探索一套推广机制,建立一套标准化技术,召开一场现场观摩会,取得良好成效,促进我市特色果业提质升级。

在特色果业专班的全方位服务推动下,2023年我市实现水果种植总面积18.67 万亩,总产量达23.69万吨,其中葡萄、水蜜桃、芙蓉李、晚熟龙眼、杨梅、柑橘等特色水果种植面积达16.76万亩,占全市水果总面积的89.8%,年产值达18.36亿元。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章桂平

今年我局将继续建强专班骨干力量,将乡镇农技干部、农村实用人才、种植大户等纳入专班队伍。围绕优势特色果业、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标准化基地建设,提升果园智能化装备水平,培育壮大特色果业品牌,着力搭建可追溯平台;拓宽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以“基地拉动,科技推动,品牌驱动,赋码促动”引领我市特色果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林国杰

编辑:阮珊妮

审核:林衍 王雯秋 陈菁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