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镇痛周的主题是:关注中低收入地区的疼痛管理、研究与教育。有些患者,肩膀痛、腰痛就自己贴膏药,结果贴出皮肤过敏,甚至越贴越痛——其实止痛第一步不是“贴膏药”,而是分清你是“肌肉痛”还是“神经痛”!今天教您在家就能辨明,对症止痛少走弯路!
· 感觉:像运动后大腿酸痛、久坐后脖子发僵,痛处摸上去肌肉紧张,按一按会有酸胀感,活动一下(比如扩胸、伸懒腰)会舒服点。
· 打个比方:就像“打结的绳子”,肌肉紧张僵硬导致疼痛,放松了就缓解。
· 感觉:感觉比较尖锐,好比“电线短路”,神经受到压迫或发炎,稍微刺激就“触电”,引发一阵剧痛。
· 演示:大家可以跟我一起,用手按按您最痛的地方感受一下:如果是酸酸胀胀、硬邦邦的,那多半是肌肉痛;要是感觉像过电、针扎一样,那很可能就是神经痛了。
· 膏药怎么挑:认准“消炎镇痛型”(比如含氟比洛芬的凝胶贴膏),贴在酸痛处,每天8小时,连续不超过3天,避免皮肤发红发痒。
· 专业理疗:医院常见的冲击波治疗等
· 神经痛时皮肤敏感,膏药的胶布和药物会刺激神经,加重疼痛。
· 正确的治疗方法: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或者做神经阻滞治疗。
1.别迷信“万能膏药”:肌肉痛选消炎镇痛型,神经痛别贴膏药,看清说明书“适用症状”再买;
2.持续疼痛别硬扛:超过1周不缓解、夜间痛醒或影响走路,可能是神经受压,及时到疼痛科或骨科就诊;
3.康复锻炼要科学:肌肉痛可做“猫式伸展”“扩胸运动”,神经痛急性期(1周内)别剧烈活动,先咨询医生再锻炼。
记住:肌肉痛别硬扛,神经痛别乱贴!止痛的关键是“先辨类型再选方法”,贴膏药、吃止痛药都要对症。如果无法辨别,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科学止痛——别让错误的“贴膏药”耽误了治疗!
视频制作:福安市融媒体中心专题部
实习编辑:郑群杰
复审:阮珊妮
终审:林 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