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城阳镇仙岭村高山马铃薯陆续迎来丰收,站在福安市雪燕家庭农场葡萄种植大棚内放眼望去,葡萄藤上已挂满了一串串豌豆般大小的果实,藤架下一个个圆滚滚、黄澄澄的马铃薯不断从泥土中“钻”出来,摆满了田间地垄。村民们来回穿梭,忙着把刚挖出来的马铃薯进行分拣、归堆、装袋、封口、搬运、装车,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我们仙岭村海拔比较高,种出来马铃薯的品质也比较好。最近每天有6个工人在农场这边采收马铃薯,一天出土6-8千斤马铃薯,在福安本地就可以销售掉,好的装箱卖,每斤将近3元,中等的就是批发商、快餐店之类的卖到2元左右。”福安市雪燕家庭农场负责人游雪山说道。今年该农场套种60亩马铃薯,预计总共可以收到8万斤,能卖16万元左右。
“葡萄园套种马铃薯,既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又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葡萄园内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好,大棚内温度高,有利于土豆生长,而马铃薯与葡萄对土地、空间等方面的需求互补,也有利于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马铃薯收获后,它的根系又可以作为绿肥回田,提高土壤肥力,真是一举多得。”市科技特派员、市乡村振兴工作服务中心农艺师黄丽玲介绍。
据了解,我市葡萄种植面积达8万亩,近年来,市农业部门积极推广葡萄园套种模式,目前共套种蔬菜面积14000多亩、马铃薯、甘薯等粮食作物3400多亩,亩均可助农增收约2000元。
葡萄园套种模式是我市践行大食物观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努力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持续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因地制宜,探索总结粮经作物“1+N”种植模式,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
“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连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总结多种粮经作物种植模式,通过果粮套种、稻菌轮作、稻田养鱼等方式,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实现一季双收、一田多种,既提高了粮食产量,又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新时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农业强国建设探索福安经验。”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股股长谢婷婷说。
记者:兰文馨 陈晓峰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陈菁婧 阮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