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业合作社“领跑” 绿竹产业
发布时间:2011年07月13日来源:福安新闻网作者:郑望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福安新闻网发布时间:2011-07-13 17:28:19
福安新闻网消息(郑望)盛夏,福安溪柄镇白沙村宏宇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忙着将刚挖回来的绿竹笋剥壳、取肉、保鲜……公司总经理李建河告诉我们:宏宇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竹笋加工企业,日加工鲜笋30多吨,年产值1800万元,较好地凸显出农业专业合作社加盟绿色产业的经济效益。
绿竹是福安一项传统的林业特色产业,已有400多年种植历史。全市有3万农户参与绿竹生产,绿竹面积达5.5万亩,形成了以赛江两岸及104国道为主线的“百里绿竹长廊”。 1995年4月24日,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视察绿笋之乡溪柄,欣喜地看到绿竹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途径, 便欣然赋诗: “千里绿竹起黄沙,赛江两岸舞婆娑,不忘时传疾苦声,更喜增财富万家。”盛赞福安绿竹的经济、生态与社会价值。如何把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白沙村刘主任介绍:绿竹笋挖出后在常温下贮藏24小时,即有60%的部位木质化,48小时后,几乎失去食用价值。绿笋保鲜难题长期困扰着,让笋农们“绞尽脑汁”。 “拥有绿竹面积达5.5万亩的福安,却没有一家上规模的绿笋加工厂,更谈不上竹笋、竹格、竹沥等深加工、精加工产品的开发利用,导致了福安绿竹产业链结构性缺失,也让福安的绿竹笋产业发展一直处在产业化的边缘,从而制约了整个绿竹产业的发展。” 2008年,绿竹笋煮熟保鲜真空冷藏技术破解了“绿笋保鲜”难题后,村里依托15000亩绿竹笋生产基地,组建“绿竹专业合作社”,成立宏宇食品有限公司,引领周边400多户社员步入绿色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宏宇食品有限公司还设立最低收购价,保证竹农在出笋高峰期大量竹笋上市时有合理的笋价和销路,消除了竹农的后顾之忧,为绿竹产业发展提供多方位的保障。白沙村以合作社为据点,以市场为向导,强化品牌意识,走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合作经营的道路,让农民尝到品牌农业的甜头。
一头是农户,一头是市场,中间有农业合作社架起 “高速路”, 农民才真正开始与市场对接,逐步成为市场的主体。与众不同之处,白沙村绿竹专业合作社在于不仅注重前期生产,更重视后期的市场开发,培育和发展品牌专业合作社。长期以来,绿笋合作社以商标品牌为引领,以订单农业、农村经纪人为纽带,在上海、广州、北京、内蒙古等地建立营销窗口,与东南亚各国取得合作协议,提高福安绿笋市场占有率;并充分利用网上信息量大、访问率高、信息发布快等特点,实现网上交易,拓展市场空间,促进产品销售。绿竹种植大户和绿笋营销专业人员,不仅把 “福安绿竹笋”作为新的农业品牌来宣传,而且向外界展示福安“绿竹长廊”亿元产业塑造的新形象,同时也突出“竹生”牌专业合作社品牌效益。福安宏宇公司总经理李建河侃侃而谈:目前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已跳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抓特色、抓重点、抓龙头,而是更为注重品牌建设。在原有合作社的基础上,一社一品、一社一牌的“品牌合作社”正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李建河信心十足说:农产品抓品牌,合作社也要走品牌之路。模式创新促进合力,品牌引领合作共赢。只要“绿竹专业合作社”的品牌根植于福安5.5万亩绿竹基地,形成一个绿竹保鲜和生态观光园,不断增强和扩大品牌的竞争优势,一定能为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助力。一定能让 “绿色经济”富了一方百姓。
绿竹是福安一项传统的林业特色产业,已有400多年种植历史。全市有3万农户参与绿竹生产,绿竹面积达5.5万亩,形成了以赛江两岸及104国道为主线的“百里绿竹长廊”。 1995年4月24日,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视察绿笋之乡溪柄,欣喜地看到绿竹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途径, 便欣然赋诗: “千里绿竹起黄沙,赛江两岸舞婆娑,不忘时传疾苦声,更喜增财富万家。”盛赞福安绿竹的经济、生态与社会价值。如何把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白沙村刘主任介绍:绿竹笋挖出后在常温下贮藏24小时,即有60%的部位木质化,48小时后,几乎失去食用价值。绿笋保鲜难题长期困扰着,让笋农们“绞尽脑汁”。 “拥有绿竹面积达5.5万亩的福安,却没有一家上规模的绿笋加工厂,更谈不上竹笋、竹格、竹沥等深加工、精加工产品的开发利用,导致了福安绿竹产业链结构性缺失,也让福安的绿竹笋产业发展一直处在产业化的边缘,从而制约了整个绿竹产业的发展。” 2008年,绿竹笋煮熟保鲜真空冷藏技术破解了“绿笋保鲜”难题后,村里依托15000亩绿竹笋生产基地,组建“绿竹专业合作社”,成立宏宇食品有限公司,引领周边400多户社员步入绿色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宏宇食品有限公司还设立最低收购价,保证竹农在出笋高峰期大量竹笋上市时有合理的笋价和销路,消除了竹农的后顾之忧,为绿竹产业发展提供多方位的保障。白沙村以合作社为据点,以市场为向导,强化品牌意识,走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合作经营的道路,让农民尝到品牌农业的甜头。
一头是农户,一头是市场,中间有农业合作社架起 “高速路”, 农民才真正开始与市场对接,逐步成为市场的主体。与众不同之处,白沙村绿竹专业合作社在于不仅注重前期生产,更重视后期的市场开发,培育和发展品牌专业合作社。长期以来,绿笋合作社以商标品牌为引领,以订单农业、农村经纪人为纽带,在上海、广州、北京、内蒙古等地建立营销窗口,与东南亚各国取得合作协议,提高福安绿笋市场占有率;并充分利用网上信息量大、访问率高、信息发布快等特点,实现网上交易,拓展市场空间,促进产品销售。绿竹种植大户和绿笋营销专业人员,不仅把 “福安绿竹笋”作为新的农业品牌来宣传,而且向外界展示福安“绿竹长廊”亿元产业塑造的新形象,同时也突出“竹生”牌专业合作社品牌效益。福安宏宇公司总经理李建河侃侃而谈:目前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已跳出了一般意义上的抓特色、抓重点、抓龙头,而是更为注重品牌建设。在原有合作社的基础上,一社一品、一社一牌的“品牌合作社”正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李建河信心十足说:农产品抓品牌,合作社也要走品牌之路。模式创新促进合力,品牌引领合作共赢。只要“绿竹专业合作社”的品牌根植于福安5.5万亩绿竹基地,形成一个绿竹保鲜和生态观光园,不断增强和扩大品牌的竞争优势,一定能为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助力。一定能让 “绿色经济”富了一方百姓。
作者:郑望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