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村日记
地点:福安市溪潭镇廉村
时间:8月13日
天气:晴转多云
这是记者第二次去廉村,第一次是在雨中欣赏的廉村,显得迷蒙而神秘,看得不真切,因此初次之行廉村的印象是触不可及的一个远古记忆。而这次,天公作美,晴空万里,这座承载着千百年的岁月雾尘的古老乡村渐渐在阳光下还原它耀眼的历史光芒。
廉村官道(廉村景区提供)
廉村“神髓”之人——薛令之
1500多年前,一个叫薛贺的人辗转定居于福安东南方的石矶津。他的第六代孙薛令之是福建省第一位进士,先后授官左补阙、太子侍讲。薛令之为官清正廉洁,唐肃宗特敕封他所在村为“廉村”,于是石矶津从此改名为廉村。后唐时,有陈姓迁入廉村,形成二姓共居的局面。到了宋代,廉村薛、陈两姓共出17位进士,耕读文化达到巅峰,为后世村落文化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廉村位于福安市溪潭镇穆阳溪中游西岸,与福安市的距离只有15公里,从福安市区出发大致半个小时就可到达廉村。在村口下车,便可以看到一条宽阔的条石大道,行进不出百米就来到“后湖宫”,其祭祀的便是“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
粗略望去,“后湖宫”整个建筑由门楼、戏台、天井和享堂构成,屋内正中摆放着薛令之的塑像,雕像上方的牌匾上四个大字“覆载资生”是唐太宗教育儿子唐高宗的话,其意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官一任要服务百姓、造福苍生”。享堂左右两侧各立着两块古老的石碑,整齐地刻记着历代重修的过程及捐资人姓名。
从廉村当地人口中了解到,几乎每年的中、高考时,廉村学子都会被父母拉着在“后湖宫”薛令之的神像前祭拜许愿,希望能“金榜提名”,而薛令之的一世清廉也世代影响着这里的村民。如今,这个保存完好的古村落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还是福建廉政教育基地。从而可见,薛令之之于廉村不仅仅是一个享誉历史的人物,可以说他已是廉村人的一种信仰,一个神人,是廉村村民最大的骄傲。“山川因名人而生动,名人借山川而传扬”,这也许便是薛令之带给廉村的意义。
茉莉花种植业成为廉村一大产业
廉村“行髓”——古道、护墙、溪水
步出后湖宫,眼前便是一片种满茉莉花的田海,清香若隐若现,廉村的种花历史悠久,种花产业在廉村也占着比较大的比例。田海的对面便是廉村古村落,从后湖宫的这头远观其景,另有一番风味。一道望不到边际的石块外墙牢牢地把这一片绿意包围着形成一座古城堡,而整片郁郁葱葱的绿丛随风而动,隐隐显露着古民居群的些许边角屋檐。此番景象无疑让面对夏日炙烤的游客,更加想躲进那片绿荫丛中,汲取凉意。
而呈现于眼前的古城堡,据介绍是建于明朝,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古堡外围长1200米、高4.4米、厚3.6米的古城墙气势磅礴,古城墙以椭圆形将廉村环绕一周,用以抵御当年的倭寇并加强海防,如今,古堡已成为福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堡之一。
沿着一条鹅卵石铺成图形的小道,记者走进了这座绿意盎然的古堡之中,村中虽不乏人气,但恁大的村落依然显得寂静。无意间低头观察脚下这一小道,记者发现这个小路的中间是由一条或三条修光的条石纵向铺设,在条石之间镶嵌着鹅卵石,其造型十分独特。后经介绍才了解到脚下踏着的,便是当地人引以为傲的官道,是古时候为了这里出去的官员衣锦还乡时铺陈地毯用的。那些用细小鹅软石精心拼花的官道,经千年的雨淋踩踏,居然光洁如新。
沿着官道踏行不远,便看到一座用条石构筑的拱顶城门门巍然屹立,穿过城门,入眼的是溪边挺立着的三棵古樟树,棵棵如伞盖,遮去了半边的天。树下就是古渡口,三五成群的妇女在溪边搓揉不止。
廉溪水清澈地让人惊讶,清清爽爽地从廉村边流淌出去,为夏天的廉村平添了许多生机和清凉。站在古渡口,望眼如今清冽依旧,溪床浅显的廉溪,那曾是通往大海的内河港口,也是沟通闽东北和浙南的水陆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如今福安各地的公路干道纵横交错,廉村早已失去了交通优势,昔日的辉煌终如岁月一般淡去淡远,这里也仅能成为供人们阅读的古老标本了。
穿过城门,漫步城墙外围的古道,曾经繁华仿若廉溪潺潺从眼前漫过。
廉村古民居——凝聚千百年古文化
古民居在廉村也是一大景观,分散在官道两侧尚存大型明、清时期民居26座,清代祠庙4座。而其中特别是在廉村的另一个传奇——宋大观年间的陈雄“一门五进士”,其宅院自然也成了著名的古民居。据了解,廉村里的陈氏宗祠有4家,其中一所宗祠三所分祠,宗祠的规格是最大的,占地达1500平方米,三进建筑。
走进这座位于东面古码头附近的宗祠,在中国传统的合院式建筑之中主要建筑都在中轴线上。三进两天井,前为大门、戏台,中为享堂,后为寝室,加上左右的廊庑,组成前后两进两天井的建筑组群。戏台就设在门楼屋后,隔着天井面对享堂,享堂和两边的廊庑成了观戏席位。那高大巍峨的门楼、宽敞明净的内室和享堂粗大的金柱,让人印象深刻。
享堂里面摆放着一副精美的木雕屏风,当地人称,它是廉村的传家宝。这集历史文化价值于一身的屏风源自清道光元年,采用镂空雕刻技术,多层透雕,雕工细腻精湛,人物神态栩栩如生。
在陈氏长祠中,还设有个特别的展览馆,馆名取的大气为“天下名人手迹馆”,据称是当年四大家族之一的陈立夫先生于99岁高龄之时亲笔题写的。景区负责人陈柳峰说,这是廉村陈姓后代陈长耀先生用了近20年的时间,收集整理而成,汇聚了近300位名人的手迹。有中国100位开国将军和共和国将军手迹,其中包括驻港、驻澳部队第一任司令员;同时,文坛巨匠巴金、作家金庸及当代政治家雷洁琼、项南、音乐家李双江、科学家袁隆平、艺术家潘虹、功臣后裔林则徐第五代孙子凌青、鲁迅的儿子周海婴等等;此外,23个国家驻华大使的真迹,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妇人均列于其中。
每所祠堂都陈设有村上贡献出来的祖传文物,有陶器,也有各种明清生活的器具。当记者独自停留在古老的宗祠,穿梭在幽暗的厅堂间,触摸着这些至今完整的古物,不禁感叹它们能在数百年的时光中流传,堪称奇迹。
陈氏分祠之一陈氏长祠展览着众多名人手迹。
【自数家珍】
陈柳峰,廉村驻村干部也是景区负责人
廉村是福建省少见的古文化村,被喻为开闽进士第一村。1992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福建省博物馆的专家学者考察了廉村的村容村貌和古文化遗迹,对保护完好的古码头、古官道、古建筑等赞不绝口。现已逐步开辟成为福安古文化旅游地。
全景观看廉村,古堡城墙环村而筑,全长1400米,墙厚3.6米,现有高度4.4米,是一道坚固的防御工事。城堡原有8个门,现仍存6个。沿溪是一条鹅卵石铺就的5米宽的古通道,路旁并立着几方苔迹斑驳的古碑石。沿溪城墙南边,有保留完好的唐宋古码头,码头用硕大的鹅卵石一级一级铺排,缓缓地伸向溪流。
而城堡内的古官街典雅整齐,祠堂前面的场院则用鹅卵石拼嵌成数个直径达1米的圆形图案。共同构成线条流畅、气派庄严的图画。官道两旁耸立的院墙,则是建于明清时代的古民居,不少家庭大厅至今仍完好地摆设着昔日造型古朴、雕镂精致的大型木刻屏风。
【美丽乡村贴士】
玩点:村内主要文物古迹有:明清时期的廉村城墙、陈氏宗祠、陈氏支祠、后湖宫、妈祖庙、陈树安宅、陈住松宅、“聪明泉”、薛令之故居、薛令之读书处(灵谷草堂)、古码头等。除此之外,廉村还有宋代城堡建筑群、宋将陈最墓,赛岐苏阳明将刘中藻墓,康厝东山雪洞(“刘子读书处”)等。
注意事项:廉村内古堡、官道交错复杂,游客如若想把廉村的全部景观一一收纳眼下,还是需要当地的导游作陪。
交通:廉村位于福安市区西南15公里处,乘坐福安至周宁或福安至山城等班车都可到达廉村,用时半小时左右。选择自驾游的,可以从福安赛岐往穆阳方向20分钟,道路右方向都有路牌指引。 记者 陈旭影 文/图
陈氏宗祠内被称为廉村传家宝的古老屏风
古堡内官道两旁时不时都有着石板阶梯连接着古民居
后湖宫祭祀着开闽第一进士薛令之
重叠门楼后宗祠内的戏台
在清朝建筑间展览着古今名人手迹让游客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