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闽东医院
赵杰名医“师带徒”工作室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教授创建,历经几代人多年的辛勤耕耘与开拓创新,已发展成为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一流的骨科学临床和研究中心,学科集临床诊疗、科学研究与教学为一体。目前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上海市医学领先学科,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并附设多个高端科研与转化平台。
闽东医院赵杰名医“师带徒”工作室团队在戴尅戎支持下,于2019年成立,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赵杰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成员包括赵长清副主任医师、吴玉杰副主任医师、程晓菲副主任医师等专家组成,涉及脊柱、关节、创伤等多个学科。团队核心成员长期从事骨科相关疾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在国内享有盛誉。
赵杰名医“师带徒”工作室旨在帮助闽东医院骨科完善临床诊疗体系,提升骨科临床诊疗水平,培养专业技术骨干人才,开展与专科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医学科学临床和基础研究,协助学科建设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为闽东人民提供更加先进、微创的诊疗技术。
坐诊专家简介
赵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副会长等学术兼职。入选2020年上海领军人才,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专注于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临床和转化研究,在复杂脊柱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
赵长清,博士学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腰椎研究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腰背痛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工作组委员、上海医学会疼痛学专科分会腰背疼痛学组秘书、上海医学会骨科分会浦菁荟脊柱学组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学会上海分委会脊柱学组委员、AOspine会员。
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主攻各类脊柱伤病的诊治。包括:脊柱创伤如颈椎加减速损伤、胸腰椎骨折脱位等,脊柱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胸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脊柱韧带骨化症等,脊柱畸形如脊柱侧弯、脊柱矢状面失平衡等,脊柱感染如脊柱结核、脊柱非特异性感染等,脊柱肿瘤如椎管内肿瘤、脊柱转移性肿瘤等。主持和参与脊柱伤病相关课题10余项,包括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上海市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专项基金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参与编译专著10部。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新百人计划”、上海交通大学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才二等奖等奖励。
李慧武,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骨科行政副主任,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负责人,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上海交大学医学院附属九院“十佳”医生。每年完成各类人工髋、膝关节初次及翻修手术600余台,提出髋关节翻修新的分型系统——九院分型。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数字医学学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专委会常务委员、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骨关节工程专委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关节学组执行组长、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浦菁会”关节学组组长等26个学术任职。主持及参与“863”重大项目等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主编及参编《外科学》等专著14部,发表论文120篇,其中在JBJS、CORR、JOA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SCI论文81篇。授权专利45项。主持研发的膝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系统获得国家NMPA、美国FDA、欧洲CE、巴西ANVISA和澳大利亚TGA 5个国家产品注册证。
武文,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师从戴尅戎院士,现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长期从事骨与软组织肿瘤的临床诊疗,结合上海九院3D打印创新技术,建立了个性化肿瘤诊疗体系,取得良好临床疗效。专业特长为骨与软组织肿瘤精准化、个性化、微创化诊疗。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著12篇,其中SCI收录10篇。主持科研课题5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1项,交通大学医工交叉项目1项,院级2项。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四肢肿瘤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肿瘤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骨肿瘤工作组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康复工程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医用有色金属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的创新成果奖一等奖,以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唐坚,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创伤骨科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综合骨科学组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肩时外科学组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创伤骨科学组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创伤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伤工作组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创伤学组委员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中华肩时外科电子杂志》编辑委员会通讯编委
干耀恺,主任医师,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上海市骨科内植物重点实验室、上海九院3D打印中心足踝-3D打印联合门诊医学专家。
研究转化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技术修复骨缺损、促进骨再生;研发微创软组织松解器械,并进行临床转化。擅长足踝矫形、足踝运动损伤等足踝创伤后遗症修复重建;精于开发应用3D技术进行肢体矫形、辅具设计以及个性化假体治疗足踝疾病。
先后任国际SICOT中国部创伤学会、足踝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下肢创伤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足踝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骨科专科分会足踝学组组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专业康复委员足踝外科学组委员;上海市衰老与退行性疾病学会骨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骨科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生物复合材料分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50余篇,SCI/EI收录2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30余项。“自体干细胞移植及相关骨组织再生研究”多次获得全国、上海市(“海聚英才”、春昇杯创业大赛)、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一、二、三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教委、申康五项目基金等16项专项课题。参编著作3部,参译4部。
来源:宁德市闽东医院
编辑:陈菁婧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