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年味里的福文化记忆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5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福安新闻网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3-01-15 19:01:07


XIAO


NIAN

KUAI

LE

辞旧迎新小年忙,擦窗扫地净灶膛。农历小年来临,癸卯兔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有着千年历史的福安,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下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文化。每逢春节,各种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的活动纷纷上演。舞龙灯、唱戏、踩街......绵延数千年传统文化积淀的醇厚滋味,浓郁地方特色的祈福习俗,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氛围,也成为一个地方独特的福文化记忆。


除夕“接年驾”

安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县(市),聚集了6.8万畲族人口。大年三十晚上做大年,是“过畲年”最庄重的仪式。各家厅堂中庭柱上都亮出“功建前朝帝喾高辛亲敕赐,名传后裔皇子王孙免差徭”的对联,在中庭横眉上贴上“凤凰到此”或“麒麟到此”四个大字,在神坛里也贴上“汝南蓝氏(或冯翌雷氏或颖川钟氏)历代远近一派宗亲之香位”的字样。


除夕,按户募捐一定数量的钱、米,由值祭者购买三牲(猪肉、鸡、鱼)、福礼(海藻、豆腐、粉丝、黄花菜等)、茶酒、香烛、纸钱及糍粑等,送到村里神宫进行供祭。做完满福,家家贴春联,以红纸条封坛坛罐罐及仓库,表示仓盈库满。当晚,户户分回从神宫里所得的食物,煮酒吃大年饭(团圆饭)。饭后,大家环坐在篝火旁“守岁”,准备迎接新的一年来到。


除夕,子时正点,家家户主手点香,到大门外燃放爆竹 “接年驾”,以求新年五谷丰登,大发其祥。


正月初一讨彩头

大年初一,一早起来,大人小孩先喝一杯甜蜜蜜的糖茶,谓之“做年茶” ,寓意“尝甜头”。喝罢糖茶,全家便出行祈福,祈求一年平安吉祥。


新年伊始,走动走动,一年四季,顺顺当当。全家老小吉时出门,朝着兴旺的方向出发,福安人称之为“出行”,他们相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自己迎到新的一年的贵气和好运。


出行祈福,人们往往选择到寺庙进献新年的第一柱香,希望神明给自己全家带来福气财气,表现出了人们对美好、光明的祈福向往。此时,太阳露脸,微风亦暖,游客来来往往,相遇点头微笑,声声祝福蕴藏在春节美好的问候里。


正月初五“请林公”
每年岁首的正月初五、十四两天,是一年一度“请林公”民俗活动最热闹的日子。这一天是毗邻芹洋的周宁杉阳迎神日。正月里,福安各地的林公宫和信奉林公的乡村,都要到周宁县杉洋祖宫“求林公”、分香火,并举行“平安福”仪式。

相传,林公原名林亘,生于宋宁宗庆元3年(1198年),原藉福安芹洋境,后迁往杉溪(今周宁玛坑杉洋村),其威猛善战,悬瓶济世,除兽安民,还会斩妖除魔。淳佑元年,兽害纷起,虎患为最,林公力大神威连毙三虎,又发明大排铳轰震驱之,兽闻声响桃之夭夭。淳佑七年,福宁各地瘟疫横生,遍地哀殂,林公精通医药,积善好施,普救众生,后人奉之为神明。


宋元之际,闽东地区的林公信仰已很盛行。福安不少村的信众这一天会自发组织鼓乐队、舞龙队,沿街献技,神事活动让人大饱眼福。十里八村的请香信众从林公宫祖殿求取一炉香火,保佑全村一年平安顺利、兴旺发达。


大年初八“走八寺”

在福安,民间至今尚在流行“初八走八寺”习俗。


至于八座寺、庵、庙,每个地区有所不同,一般都选择寺名或地名带“福”“官”之类的八座寺,如福安的“崇福寺”。其它地区因地制宜,以本地为中心,选择路程最短,声誉较好的寺、庵、庙,因为路必须在一天走遍,除了万不得已的情况,必须是步行,不能坐轿坐车,才表示自己是虔诚的。古时一个小脚女人,全程有百里左右,其虔诚的态度是无法比拟的。寺、庵、庙的声誉好坏,也在必选之议。


每年正月初八凌晨四五点,信众(多数是中老年妇女和上年纪的老翁)就会穿戴一新呼朋引伴,肩跨香烛袋,一起前往八座寺庙烧香祈愿。


穆阳赶墟祈福新春

农历正月十一,穆阳镇的踩街活动拉开帷幕。当天,穆阳古镇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头攒动,形成了龙舞狂欢、翻江闹海之势,街道上人头攒动,万人空巷。

穆阳传统赶墟节从敬神、祭祀、庙会等演变而来。由各大宗祠牵头和组织,街坊邻居积极响应,踊跃参与。踩街活动热闹非凡,有人浓墨重彩,有人装神扮佛,有人披红挂绿,五花八门,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的舞龙灯、铁技、戏班、腰鼓等表演让人大饱眼福。踩街过后,节日才刚刚开始。农贸市场吆喝声阵阵,周边乡镇和附近县市的群众来到穆阳市场,将自己手工制作的产品和花果树苗等特产,运到穆阳街边出售。这别具一格的开春民俗,既交换农副产品又祈福新春,成为穆阳传承数百年的民俗文化“狂欢节”。


甘棠春舞夜龙灯

舞龙俗称玩龙灯,源自古人对龙的崇拜。每逢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福安乡村都有舞龙的风俗,其中以甘棠舞夜龙祈福颇具特色。

丁立凡 摄

三月开春的傍晚,随着鞭炮声和强劲的鼓点,甘棠刘家祠堂的舞龙表演正式拉开序幕。两条二十多米长的彩龙,在夜色下翩翩起舞,来回穿梭、上下翻滚,龙身内嵌有电子发光设备,在烟花的映照下,光彩夺目。龙灯时而表现“龙摆尾”、时而表现“金龙蟠玉柱”。上千盏灯缠绕于身,在夜晚散发出五彩缤纷的光芒。20名舞龙手张弛有度,挥动手中的龙架,仿佛乘龙而行。福安过去饱受水患,对龙更是备加崇敬。百姓企盼通过“舞龙灯”表达对龙的敬畏,期盼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猜灯谜迎元宵

如果说大年是一台全民参与的民俗大戏,元宵节就是这部大戏的压轴节目。在福安,元宵节这天人们除了吃元宵、观灯之外,还有一项重头活动,那就是猜灯谜。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富有民族风格的汉族民俗文娱活动形式。福安市举办元宵灯谜竞猜活动已持续20多年,成为元宵节重大文化景观。

在灯谜现场,大家穿梭在灯笼和彩色谜语间,或驻足沉思,或激情讨论,整个活动现场充满了欢笑、快乐、喜庆,随着谜底被一个个猜中,大家带着愉快的心情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元宵佳节。


纷繁多样的年俗活动,承载着人们对于和谐美满的向往,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近几年,受疫情的影响,限制节庆活动、防止人员聚集成为常态。春节举办的各种祈福活动被迫按下了“暂停键”,让人分外想念以前异彩纷呈的春节祈福习俗,盼望着熟悉的烟火味早日重回人间。 



作者:林耀琳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陈菁婧 阮珊妮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福安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