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农民郑紫微培育成功“穆水0210”水稻新品种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12日来源:福安新闻网作者:张容声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福安新闻网发布时间:2009-01-12 13:08:38
福安新闻网消息(张容声)元月11日,青年农民郑紫微专门给笔者送来了数斤他自己培育、自己命名的“穆水0210”新品种水稻,让笔者尝新,其晶莹透明的米粒让人眼目一新;用该米所煮的米饭清香可口,让人吃了还想再吃。据郑紫微介绍:去年他种植这种水稻3.57亩,收成达到23205千克,平均亩产650千克。他培育成功的这种水稻大穗大粒,优质高产,每穗大多在350粒至470粒之间,叶片挺直,叶青粒黄,大田、山田皆可种植,抗性极强,由于茎杆粗壮有强性、不倒伏,其病虫害的危害程度(特别是稻飞虱)也显著低于其他水稻,其结实率高达90%——92%,每千粒重30克,,比一般杂交水稻亩可增产100千克以上。如认真管理,科学施肥,足苗之后,及时晒田,经常观察病虫害和提前防治等,亩产一般可达750千克以上。是个值得鉴定、推广、种植的水稻好品种。
郑紫微是福安市穆云畲族乡桂林村的一位青年农民,1981年7月高中毕业,他对农村这片热土倍感亲切、热爱,对农业生产和种子培育等具有深厚的兴趣,投入了大量心血进行钻研,既有收获也有失败。2002年他在穆水河畔,发现了一丛长势旺盛,又特别大穗大粒的野生水稻,他立即加以培育、护理,到成熟时收集了150多克的种子,第二年在中稻育苗之时,他当即查阅了有关野生水稻提纯复壮的有关资料,采用空间与时间隔离的育种方法,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播下了种子。而后经过了长达5年的认真反复探索、钻研和不断的提纯复壮,防止、避免了基因变异发生,使整个稻种得以稳定,因而也就形成了如今这个稻种。
郑紫微是福安市穆云畲族乡桂林村的一位青年农民,1981年7月高中毕业,他对农村这片热土倍感亲切、热爱,对农业生产和种子培育等具有深厚的兴趣,投入了大量心血进行钻研,既有收获也有失败。2002年他在穆水河畔,发现了一丛长势旺盛,又特别大穗大粒的野生水稻,他立即加以培育、护理,到成熟时收集了150多克的种子,第二年在中稻育苗之时,他当即查阅了有关野生水稻提纯复壮的有关资料,采用空间与时间隔离的育种方法,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播下了种子。而后经过了长达5年的认真反复探索、钻研和不断的提纯复壮,防止、避免了基因变异发生,使整个稻种得以稳定,因而也就形成了如今这个稻种。
作者:张容声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