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考察生态环境保护。这是全国两会后总书记首次地方考察调研的第一站,释放出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
福建,在生态建设方面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这个连续多年的“中国最绿”省份如何而来?今天,我们用卫星告诉你,这个“全国第一”为何实至名归。
▲武夷山玉龙谷中的茶园与山林。卫星数据来源:高分二号
福建依山面海,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0%以上,两条大型山系斜贯中西。
▲福建省主要山脉分布图。卫星影像来源:天地图
天然的地理优势造就了湿润的气候,森林生长茂密,植被覆盖率高。连续42年,福建的森林覆盖率领跑全国。福建,也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云遮雾绕的武夷黄岗。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多山、多水、多绿的美丽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践行地。依托生态优势,福建各地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卫星遥感展现“中国最绿”省份有多“绿”
武夷山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的“武夷山样本”
1999年12月1日,武夷山作为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6年,武夷山国家公园列入全国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为国家在集体林区、重点旅游区域建立国家公园探索出“武夷山样本”。
▲武夷山国家公园。卫星数据来源:高分一号
▲武夷山茶园
三明
深度践行“两山论”
地处福建中部的三明市,是中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森林覆盖率高达78.73%,森林负氧离子平均浓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被誉为“中国绿都”。
▲三明市地物信息卫星遥感图。制图:大地量子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在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调研时提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二十多年来,三明“咬住青山不放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答卷。
▲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卫星影像来源:天地图
武平
迈出“林改”第一步
如今,这里山间草木繁盛,林下气象万千。从林改前的“乱砍乱伐管不住”,到现如今的“不砍树也能富”,林改成果日益显现。
▲武平县捷文村。卫星影像来源:MAPBOX
平潭
“风沙岛”变“森林城”
面对恶劣的气候条件,平潭打响了一场风沙治理攻坚战。经过不懈努力,幸福洋吹沙地新造防护林与芦洋南江林场、长江澳的防护林连成一体,形成一片林海。
▲平潭综合实验区幸福洋海防林。卫星影像来源:天地图
来源:新华社
扫描下方二维码,阅读《今日福安》报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