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必成:文武双全的科举奇才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28日来源:宁德网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宁德网发布时间:2021-02-28 17:40:25
 

刘氏宗祠。

 

翻开厚厚的刘氏族谱,老者讲述着刘必成的故事。

 

《中国历代武状元》一书中就记载了刘必成的传奇。

 

勤学苦练的刘必成一门四进士皆就读于此寺。

  寻访时间:6月16日

  寻访人物:刘必成

  访问对象:福安赛岐镇苏阳村

  宁德网消息 (记者 孙丽晶 文/图) 位于赛岐镇以南、赛江东畔的苏阳村学风淳厚。自苏阳建村至今,一千余年的漫长历史中,历朝历代,名士贤人辈出。创造科举奇迹的刘必成就出生在这个村落。6月16日,烈日炎炎的午后,记者来到福安赛岐镇苏阳村寻访这位名人的足迹。

  翻开厚重的刘氏族谱,在刘氏老者的娓娓述说中,文武全才的刘必成的形象顿时跃然纸上。

  人物档案

  刘必成生卒年月不详,字与谋,自号爱闲翁,文武双全。祖籍福安市赛岐苏阳。南宋初,刘必成十六岁那年举家迁至昆山湓浦(今千灯镇),此后其家族成为当地的大族。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朝中七位正直之士看到南宋朝廷日见衰颓,忧心如焚,他们在刘必成的倡议下,上书朝廷,抨击时弊,要求变革现实,富国强兵。同年,刘必成夺得武举解试的魁首。并在第二年(公元1238年)夺得武举殿试第一名。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夜以继日,刻苦读书,十一年后又考中了文科进士,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状元郎,创造了中国科举史上的奇迹。后来刘必成官至湖南安抚副使,著有《三分诗集》。

  学风淳厚孕育历史名人

  苏阳村地处塞江东岸的屏峰山下,距离赛岐镇区5公里。自后唐天成年间建村至今,苏阳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个有着五千多人的村落95%的住户都为刘姓。千年历史中,地灵人杰的苏阳人才辈出,历史上出过22名进士,举人就有24名,素有‘明清大夫弟,唐宋缙绅家’之称,是名副其实的闽东第一学村之一。”研究刘氏族谱近20载的刘招长老先生提起自己的家乡,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根据有关史料记载,远在五代梁朝,苏阳就有“举宏才硕德”的刘茂登第,官终兵部尚书兼文明殿学士。到了宋朝,又有刘现、刘浚明以“举贤良”入朝,皆官拜御史。南宋一朝,整个福安出了70名进士,而苏阳就占了13名,其中以武状元、文进士的刘必成级别最高。

  鼎盛时期,文人侠客就对苏阳的风景给予了高度赞誉,“苏江风景世间夸,双凤朝阳啼落鸦,面临纱帽绕带水,背倚屏峰映飞霞,北首三龟排八卦,南端五马辅潮沙,日照楼前乾坤定,吁晤声处旺千家。”走在村落中,两旁的房屋,沿平坦而干净的村道延伸开去,与村道平行的就是高速公路,在高速路上也能将村庄尽收眼底。村中鳞次栉比的砖瓦房中间或夹杂着古老的建筑,虽然残破却依稀可见当初的风光。

[1] [2] 下一页

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