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先烈后代清明重走闽东红军路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7日来源:宁德网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宋诗莹阅读量:
来源:宁德网发布时间:2021-03-17 01:29:42


上图:先烈后代敬献花圈。


上图:陈邦兴遗孀(左三)在先烈遗像前留念。


上图:先烈后代瞻仰阮英平烈士纪念馆。

    宁德网消息 (记者 潘峻松 文/图) 4月1日上午,阳光显得格外灿烂。10时许,百余名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新四军后代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纷纷前往参观闽东革命烈士陵园、闽东革命纪念馆、闽东畲族革命纪念馆,抚今追昔,他们感慨万分。修葺一新的闽东革命烈士陵园,绿树环抱,鲜花环绕,闽东烈士革命纪念碑上的镏金大字被阳光照耀得特别引人注目。

  在花岗岩铸的纪念碑前,在玄武岩构造的烈士墓前,革命先辈的儿女、烈士的后裔、双鬓如霜的“五老”,徘徊复徘徊,久久不忍离去。他们一次次轻抚着围拦、碑石,不少人双眼含泪。重走老区路,重温革命志,重瞻先辈事迹,令人心潮激荡,难于平静!

  感人一幕:革命老人深情凝望丈夫遗像

  在闽东革命纪念馆,年届耄耋的汤汝温女士在一帧先烈遗像前久久伫立,深情地凝望着。她是中共闽东工委书记陈邦兴的遗孀,在观看橱窗展示的图片和各种文物时,她对记者说,“图片上的那些人,不少是丈夫的战友,橱窗里的枪支等文物大都是当年曾经用过的。看到丈夫和牺牲的战友的容貌,心里十分难过,因而特别怀念他们,怀念血与火交集的峥嵘岁月。今天大家能过上幸福的日子,正是当年热血儿女参加革命的初衷。”

  据闽东革命纪念馆馆长雷志华讲解,陈邦兴(1918~1974年)别名阿龙,政和县天井乡人,贫农出身,1934年参加建瓯工农游击队,于1938年2月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49年初,他率领屏古瓯游击队70多人返回闽东,恢复和发展闽东武装。同年3月,率队攻打霍童,然后成立闽浙赣游击队第四支队,任支队长。此间一直在宁德、周宁一带活动。他积极宣传形势,袭击国民党败兵,筹款筹粮,迎接解放军南下。同年6月上旬,省委决定成立中共闽东工委,由陈邦兴任书记,与黄垂明等率领队伍解放了霍童、洋中等地,并指导第五支队在周宁的策反工作,促使周宁国民党县长黄颐交枪起义,和平解放周宁。8月中旬,他奉命配合解放军三野21军189团解放罗源,成立罗源县人民政府,邦兴为罗源第一任县长。9月下旬,他到福安赛岐与南下干部会师,任中共福安地委委员。嗣后,调任福安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949年11月任寿宁县县长。当时,福安、寿宁一带土匪活动猖獗,他率领战士翻山越岭歼灭了盘踞深山、危害极大的闽东反共游击第三团,为解放和巩固闽东做出了不朽贡献。60年代,他任闽东水电站工程指挥部指挥,由于劳累过度,于1974年11月3日,因久病医治无效逝世。

  “70年前,从宁德蕉城区到福安,翻山越岭,徒步跋涉,一天都走不到。如今有了高速路、国道、省道,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啊!”汤汝温女士感慨地说。 


[1] [2] 下一页

作者:佚名责任编辑:宋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