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
带着推文向我们走来的是
陈铁民,乳名家锵,学名鸣镳,1903年10月19日生于福安县城北上杭街。他胸怀大志,勤奋好学,12岁毕业于紫阳高等小学,因家庭经济拮据,无力继续深造,靠亲友们解囊相助,始得升入福建省立三都中学(福安一中前身)学习。然而一个学期后,还是因经济来源枯竭,陈铁民不得不结束了求学生涯。后陈铁民凭借着自学成才的名气,执教棠溪、潭头等地初级小学。
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陈铁民积极参加反帝爱国斗争。
1927年1月,陈铁民协助叶鉴清等一批进步学者开展筹建工作,投身打土豪反污吏的工农革命运动。
1928年夏,陈铁民经同乡介绍在福州加入了革命互济会。
1929年春,陈铁民在福州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福安党小组负责人。
1930年中共福安县委成立,陈铁民任书记。
1931年2月,县委改组后,陈铁民负责互济会工作。
1932年4月,陈铁民服从组织上的安排,留在城关继续参加城区的地下活动。
1932年11月,国民党福安当局成立“清乡委员会”,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陈铁民和县委宣传部长郑眠石、城中区委书记郭沅等5人同时被捕,于翌年5月释放。他出狱后,继续投入新的斗争。
1934年初春,陈铁民领导了扆山中学的学生运动。4月赴闽东苏区首府柏柱洋,任《闽东红旗报》主编。10月柏柱洋失陷后,随特委机关转移到东区官洋。
1935年初,敌人对苏区的进攻逐步升级。
1935年2月9日,陈铁民等人不幸被敌便衣队捕去。陈铁民在狱中被严刑拷打,但他志坚如铁,宁死不屈。
1935年6月11日,陈铁民被押赴南门郊外的刑场,沿途不断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一阵罪恶的枪声响过,陈铁民英勇就义于南门郊外,时年32岁。
图片:闽东革命纪念馆馆藏
文字:中华英烈网、福安新闻网、福安一中
来源:城北街道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陈菁婧 阮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