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范坑:高山游出“致富”鱼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9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4-05-29 19:30:55



5月28日,在范坑乡洋山村的福安市田禾顺种植专业合作社,30多亩鱼塘掩映在绿水青山之间,合作社负责人陈成春正在查看鱼苗的长势情况。


福安市田禾顺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陈成春

现在这里面主要养的是淡水鱼,军鱼、马口、石斑,主要是这三种鱼,我们这边水质好,大家都抢着到我们这边购买。


据了解,范坑乡洋山村地处我市北部,平均海拔680米,山间水源充沛、水质优良,且自然落差大。2013年,在农技人员指导下,陈成春引水改造池塘,尝试发展淡水鱼养殖。


福安市田禾顺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陈成春

因为这边是高山流水,用这个流水养鱼,不需要增氧和电费,养鱼成本投入,成本低一点,利润就会高一点。


养殖初期,由于鱼苗品种选育不当以及管理技术不到位,鱼塘效益低下,连年亏损。为此,陈成春多方求救,不断优化养殖品种,并升级养殖设施,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高海拔山区的生态养鱼模式,实现扭亏为盈。


福安市海洋与渔业局水技站高级工程师 刘瑞义

我们在同个池塘里面,投放多种不同食性和生活水层的鱼类,可以充分利用水底空间饵料资源,从而提高产量和效益,同时养殖尾水排放到稻田,用于稻田灌溉,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避免环境的影响。

福安市田禾顺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陈成春

(当地)气温比较低,应该要做大棚高温室来养殖,这几年来慢慢把鱼塘改为高温室养鱼,到冬天鱼在这里面还是会比较大。


好山好水出好鱼。经过多年发展,合作社经营渐入佳境。

福安市田禾顺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陈成春
我们这总共养了5万多只,每一年都要出售3万多斤,收入有90多万元,除掉本钱就有60-70万元(盈利)。


在陈成春的示范引领下,范坑当地越来越多村民群众加入生态鱼养殖行列,通过“基地+合作社”模式,不断扩大养殖面积,共同致富。


福安市田禾顺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陈成春
现在鱼塘带动着整个范坑乡,有十几家都争着养淡水鱼。今后,我们打算把养殖业做强做大,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把它做的有特色,实现乡村振兴。



记者:陈晓峰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陈菁 阮珊妮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