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市各县(市、区)禁毒部门结合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融合福安平讲戏、寿宁北路戏、屏南四平戏、福鼎提线木偶等具有本地民俗、非遗文化、红色文化特色节目,开展丰富多彩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具有闽东特色的“一县一品牌”禁毒宣传格局。6月6日起,“宁德禁毒”微信公众号将推出“一县一品牌”专栏,带你一睹这些特色宣传活动的风采。
全剧以禁毒工作者一次进山求证的故事主线,叙述了禁毒工作中的艰难险阻,体现了和谐社会中,山村民众和禁毒工作者双方善良和大义的双向奔赴。在快乐中普法,在感动中顿悟,寓教于乐。
平讲戏形成于清代初年,是我国历史悠久几近失传的剧种,是闽剧前身之一,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由于唱词和对白都用方言,因平白如讲话,故称“平讲戏”。它的表演风格古朴粗犷,幽默诙谐;唱腔多吸收当地民歌俚曲、道腔释乐,既有南戏柔曼温婉的乡音,又吸收了戈阳腔“一人主唱,众人帮腔”的“掏声”特点,其伴奏采用“毛鼓”“毛胡”等独特的乐器,深得当地群众喜爱。
2012年9月,福安市闽剧团划转为福安市平讲戏艺术传承中心,全面开展保护与传承工作。201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福安平讲戏被列入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获得国家文化部“天下第一团”荣誉称号。
福安平讲戏是五福之地的共同记忆,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不仅承载着福安人对幸福与安宁的向往,也融入了福安人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成为了解当代福安的文化视窗。禁毒题材平讲戏《深山除毒记》,将禁毒故事与非遗文化充分融合,在传承非遗文化精髓的同时,让禁毒宣传更接地气、入民心,充分彰显了福安禁毒人厉行禁毒的坚定决心和爱民为民的时代善举,实现了文化价值与社会效应双提升。
下一步,福安市禁毒办将充分发挥平讲戏的艺术魅力,开启“线上线下”同步宣传模式,通过“送戏下乡”巡演、“开学第一课”进校宣传、短视频平台传播等多样形式,持续推动平讲戏文化传承和禁毒宣传工作,碰撞出更多别样火花。
来源:福安公安
编辑:陈菁婧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