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往届比赛)
为树立福安市茶产业、茶文化、茶品牌自信,引导茶企注重企业文化塑造,壮大福安本土茶文化、茶艺、茶销售等产业人才梯队和培育力度。举办福安市“最美坦洋工夫茶艺师”赛项。
赛项设置了茶样识别、自创茶艺、茶汤质量比拼三个竞赛环节,考察选手识茶能力,冲泡红茶的能力,展示选手的创新能力、独立作战与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综合素质;通过技能竞赛,积极推进福安市茶产业与行业企业间的深入合作,探索培养茶艺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服务和推动相关产业的建设与改革。
三、竞赛内容
比赛所用的茶样均为福安红茶,具体以各竞赛项目所用茶叶清单为准。时间不少于10分钟,不超过15分钟。参赛选手抽签确定茶样,有15分钟时间提前熟悉茶样,再从组委会提供的茶具中选择与所泡茶相匹配的茶具,布置茶席后进行冲泡(准备时间不超过5分钟,不计入比赛时间内)。服装以简洁为主,不需要设置主题、背景音乐和解说词,但可以与裁判有适当的语言交流。
(二)竞赛日程
拟定日程安排参见下表。竞赛前将根据参赛人数、竞赛批次等做出详细日程表。
竞赛日程安排(拟定)
四、竞赛方式
竞赛以个人赛方式进行。每位参赛选手需完成坦洋工夫红茶品质审定、自创茶艺、茶汤适量比拼所有竞赛环节。
五、竞赛试题
技能试题设置及评分要求参照中国茶叶学会颁布的《茶艺职业技能竞赛技术规程(试行)》。设坦洋工夫红茶品质审定、自创茶艺、茶汤质量比拼三个技能赛项。各赛项按照百分制计分,三个技能赛项总分占比赛总成绩100%。其中茶样识别占操作成绩的20%、自创茶艺占操作成绩的40%、茶汤质量比拼占操作成绩的40%。
1.技能竞赛中,坦洋工夫红茶品质审定竞技比赛中的茶叶、茶具、水等由组委会提供,服装自备;自创茶艺竞技的服装、茶具、茶叶、背景音乐、茶席设计所需用品选手赛前自备;茶汤质量比拼竞技中服装由选手自备,茶具、茶叶、水以及其他用具均由组委会提供。
七、竞赛环境
本次竞赛在福建省福安职业技术学校综合实训楼四层举行。
1.比赛场地环境照明、控温良好,能提供稳定的水、电,并备有供电应急设备和消防设备。
2.每个环节考核场地面积约为200-300平方米,比赛场地设有音响设备、投影设备、热水瓶,供选手使用。
3.各赛场配备电子监控设备,实现24小时无盲区录像。
4.在竞赛不被干扰的前提下赛场全面开放,观摩人员可沿指定路线、区域内现场观赛。
八、技术规范
本赛项结合茶艺师职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并参照《国家茶艺师职业技能标准》GZB4-03-02-07(三级)、国家标准《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23776-2018、国家标准《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T 14887-2017)等相关标准制定。竞赛模块设置及评分要求参照中国茶叶学会颁布的《茶艺职业技能竞赛技术规程(试行)》。
(一)比赛知识点
1.茶文化基本知识
(1)中国用茶的源流;
(2)饮茶方法的演变;
(3)茶文化的精神;
(4)中外饮茶风俗;
(5)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6)茶的外传及影响;
(7)外国饮茶风俗。
2.茶叶知识
(1)茶树基本知识;
(2)茶叶种类;
(3)茶叶加工工艺及特点;
(4)中国名茶及其产地;
(5)茶叶品质鉴别知识;
(6)茶叶储存方法;
(7)茶叶产销概况。
3.茶具知识
(1)茶具的历史演变;
(2)茶具的种类及产地;
(3)瓷器茶具的特色;
(4)陶器茶具的特色;
(5)其他茶具的特色。
4.品茗用水知识
(1)品茶与用水的关系;
(2)品茗用水的分类:
(3)品茗用水的选择方法。
5.茶艺基本知识
(1)品饮要义;
(2)冲泡技巧;
(3)茶点选配。
6.茶与健康及科学饮茶
(1)茶叶主要成分;
(2)茶与健康的关系;
(3)科学饮茶常识。
7.食品与茶叶营养卫生
(1)食品与茶叶卫生基础知识;
(2)饮食业食品卫生制度。
(二)比赛技能点及要求
1.接待准备
(1)礼仪接待
①能够根据不同国家的礼仪接待外宾;
②能使用英语与外宾进行简单问候与沟通;
③能按照服务接待要求接待特殊宾客。
(2)茶事准备
①能鉴别茶叶品质高低;
②能鉴别高山茶、台地茶;
③能识别常用瓷器茶具的款式及质量;
④能识别常用陶器茶具的款式及质量。
2.茶艺服务
(1)茶席设计
①能根据不同题材,设计不同主题的茶席;
②能根据不同的茶品、茶具组合、铺垫物品等,进行茶席设计;
③能根据少数民族的茶俗设计不同的茶席;
④能根据茶席设计需要进行茶器的搭配;
⑤能根据茶席设计主题配置相关的其他器物。
(2)茶艺演示
①能按照不同茶艺演示要求布置演示台,选择和配置适当的插花、熏香、茶挂;
②能根据茶艺演示的主题选择相应的服饰;
③能根据茶艺演示的主题选择合适的音乐;
④能根据茶席设计的主题设计茶艺演示的内容;
⑤能演示3种以上各地风味茶艺或少数民族茶艺;
⑥能组织、演示茶艺并介绍其文化内涵。
3.茶事服务
(1)茶事推介
①能根据宾客需求介绍有关茶叶的传说、典故;
②能使用评茶专业的术语,向宾客通俗介绍茶叶的色、香、味、形;
③能向宾客介绍选购紫砂茶具的技巧;
④能向宾客介绍选购瓷器茶具的技巧;
⑤能向宾客介绍不同茶具的养护知识。
(2)营销服务
①能根据时长需求调配茶叶、茶具营销模式;
②能根据季节变化、节假日特点等制定茶艺馆消费品配备计划;
③能按照茶艺馆要求,初步设计和具体实施茶事展销活动。
九、技术平台
十、成绩评定
(一)评分标准制定原则
竞赛评分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茶艺职业技能比赛,强调的是用科学的方法,充分展示茶的色、香、味、形等性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思想精髓和道德情怀,展现仪态、礼仪、意境等美感,要求冲泡过程与茶汤质量完美结合,使品赏者在物质和精神上得到双重享受。
(二)评分方法
1.本次竞赛总成绩由坦洋工夫红茶品质审定、自创茶艺、茶汤质量比拼3部分的加权成绩组成,合计100分。公式:总分=(坦洋工夫红茶品质审定20%+自创茶艺40%+茶汤质量比拼40%)。从高分到低分排名,在总成绩相同的情况下,茶汤质量比拼成绩较高者排名在前;在成绩依然相同的情况下,以自创茶艺成绩较高者排名在前。
2.裁判打分可留小数点后一位,为0.5或整数。算分过程,小数点后保留叁位,最终成绩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2.自创茶艺,合计100分,占个人赛操作技能总分的40%。
自创茶艺可视为茶文化创意作品。自创茶艺项目从作品的原创性、艺术性及选手的文学修养、礼仪素养、茶汤质量调控能力等方面,全面考量选手的茶艺技能。评分细则详见附件二。
3.茶汤质量比拼,合计100分,占个人赛操作技能总分的40%。
茶汤质量比拼着重于茶汤品质的呈现,以日常生活中,让亲友轻松、舒适地喝上一杯高质量的茶汤为目的,考量选手冲泡茶汤的水平、对茶叶品质的表达能力以及接待礼仪水平。评分细则详见附件三。
十一、其他
(一)领队须知
1.本赛项为个人赛,各领队应熟悉本次大赛技术文件、规程及有关要求。
2.熟悉竞赛流程,妥善组织管理好本队人员的日常生活及安全问题。
3.贯彻执行竞赛的各项规定,竞赛期间不得私自接触裁判。
(二)参赛选手须知
1. 组委会提供的茶样均符合各茶类产品国家标准;茶汤质量比拼中用的泡茶桌、凳子、茶 叶、茶具、水等由竞赛组委会提供;自创茶艺竞技的服装、茶具、茶叶、背景音乐、茶席设计所需用品等均由选手赛前自备,背景音乐 CD或U盘于竞赛前交予会务组。
2. 竞赛前先组织参赛团队抽签,确定参加规定茶艺竞技的选手比赛场次。参赛选手应在竞赛开始前规定的时间段进入赛场熟悉环境。每批次参赛选手必须在正式竞赛前30分钟到赛场报到,报到时应持本人身份证、并携带(佩戴)大赛组委会签发的参赛证或胸牌。只有在竞赛正式开始后,方可进行操作。
3.参赛选手比赛过程不透露个人信息。应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文明竞赛。不得在赛场内大声喧哗,不得作弊或弄虚作假。
4.参赛选手进入赛场,不允许携带任何书籍和其他参考资料(相关技术资料由竞赛组委会提供),不允许携带通讯工具和存储设备。
5.竞赛时,在收到开赛信号前不得启动操作,各参赛选手应在抽签确定的席位上完成相应竞赛项目。
6.竞赛终止后,不得再进行任何与竞赛有关的操作;选手在竞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人员同意后作特殊处理。
7.参赛选手应服从竞赛组委会的指挥和安排,爱护竞赛现场的设备和器材。
(四)工作人员须知
1.严守大赛岗位职责,服从大赛组委会统一安排。
2.在执委会及下设工作机构负责人的领导下,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做好工作。
3.熟悉比赛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比赛规则,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办事。
4.举止文明,态度和气,工作主动,服务热情。
5.不相互打听、传递比赛情况。
6.必须佩戴戴大赛工作证上岗。
《坦洋工夫最美茶艺师》职业技能竞赛个人“坦洋工夫红茶品质审定”感官审评操作 评分细则
(附件一、二、三识别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