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风正劲|看福安如何让“知产”变资产、专利生“红利”!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4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5-07-04 14:31:15
近年来,福安市积极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改革,大力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先后创新“固定资产+专利”“信用+专利”“科技贷+专利”“科创e贷+专利”等质押融资模式,让“知产”变资金,有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截至目前,累计指导41家企业成功办理专利质押融资,融资金额达3.69亿元,兑现企业专利质押贴息补助18.37万元。“创新‘固定资产+专利’质押融资模式优化知识产权营商环境”案例被省发改委(职转办)作为2022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典型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并在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和发展大会上得到赵龙省长的肯定。一、畅通供需对接渠道。一是摸准企业需求。通过“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走千企访万户促发展”等活动,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调查,向企业发放《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需求调查表》,理清企业家底,摸清企业需求,将有贷款需求的企业信息推送至银行,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银企对接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二是强化政策引导。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宣讲和融资产品推介力度。通过设立宁德市县级首个企业专利促进运用奖,引导企业通过培育优质发明专利,提高知识产权质量,形成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三是促进银企交流。召开“政银企专利质押融资对接会”,邀请银行工作人员一同入企走访,与企业促膝交谈,详细解析质押融资贴息补助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全面了解专利质押贷款相关手续,消除疑虑困惑,为质押融资开启通道。二、优化金融服务机制。一是加强信息互通。建立信息互通和协调配合机制,定期向银行筛选一批信用好、具有一定发展潜力、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并将企业专利信息和相关情况及时提供给银行和有关部门,互通交流,共控风险,为银行扩展质押贷款业务时提供参考和依据。二是坚持因企施策。针对企业经营运作现状、资产负债情况、贷款需求及专利技术等信息,量身定制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让企业能以合法拥有的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从银行获取贷款,支撑企业创新发展。三是创新融资模式。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分析,积极协调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开展专利质押融资业务,有力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度和惠及面。如,建设福安支行推出“小微企业抵押快贷+专利权质押”为企业办理“固定资产+专利”质押融资业务;中行福安支行针对信用良好的“知创型”企业,推出“信用+专利”的融资模式,首单融资金额就突破1000万元;邮储银行福安支行创新“科技贷+专利”“科创e贷+专利”两种知识产权融资模式,让科技型企业共享最优惠的政策红利、最优质的服务。三、落实全程跟踪保障。一是强化服务指导。组建服务专班,为需办理专利质押融资的企业提供专人联系和指导服务,“手把手”帮助企业梳理专利质押登记所需材料,协助办理质押融资的各项手续,并对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提高知识产权融资服务质量及效率。二是简化融资流程。因专利评估手续繁琐、费用高,积极协调银行根据企业具体情况,“一企一议”免去提供专利权评估手续,提高融资效率,避免采用“专利价值评估+保险+担保”方式的常规专利质押融资做法加重企业二次负担。三是给予贴息补助。引导银行在审批额度和利率优惠上予以一定政策支持,并在到期还本结息时,帮助企业申领20%的贴息补助,并对企业办理质押登记的全程零收费,切实打通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政策红利传导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市委改革办、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编辑:王雯秋
审核:林衍 阮珊妮 陈菁婧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陈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