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星”风采今天为您介绍潭头武陵溪畔“新住民”陈峰,原本长年在上海浦东新区经营原野根雕艺术馆规划、设计与建设业务的他,因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毅然放弃大城市的优渥条件,走进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棠溪和福建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渔溪洋安家,开始了新的创业。
这天,在潭头镇棠溪村的原野福地根雕馆,陈峰正在向前来的客人们介绍馆内的丰富藏品。据介绍,2019年起,陈峰通过租赁方式,活化利用村里闲置多年的3000多平方米粮仓,将其设计改造成为古韵古香、与周边山水相得益彰的乡野艺术展示馆,集中展陈他二十几年来收集的2000多件根雕、奇石、字画藏品。而今,已成为外地客人到棠溪村必游的打卡点。
潭头镇棠溪村村民:大家都非常欣赏根雕艺术的美,会有讲解员来讲解每一个艺术、工艺,其实这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播。
潭头镇棠溪村村民:平时周末、节假日,人特别多,带动了农产品的收入,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增加收入,就不用拿着篮子到处去卖了。
陈峰坦言,来到潭头的初衷只是单纯想为自己多年的收藏品安个家,但是实地考察棠溪、渔溪洋两个村庄后,乡间原生态的山水着实惊艳了他。长年生活在城市的陈峰开始思索如何运用所长,将自己众多的文化藏品融入乡村,让它们更有故事,更耐人寻味,也让乡村借助文化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星山岗(福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峰:希望把自己收藏的东西展示给大家,因为几千年下来,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也就是木头石头,到杭州、苏州、北京园林里,除了看它的房子以外,还是木头石头,所以这种文化还是要传承的,想把这些东西留给社会,长期地传承下去。
原野福地根雕馆的推出,进一步弥补了棠溪村在文化展示平台建设上的短板,让来到这里的游客不仅看山看水,还看到了乡土文化,同时也让陈峰彻底融入当地,与村民群众打成一片,合力开启经营乡村多元化产业的新篇章。5年多来,他在棠溪和周边的渔溪村盘活闲置土地、校舍等资源,带领村民致力打造一个占地600亩,集有机茶生产基地、枫林木颜色森林观光点、水果采摘园、坦洋工夫茶作坊、特色民宿等于一体的现代生态观光园项目,取得了初步进展。他为村里改造设计的庭院还获评福安市2023年度十大“最美乡村庭院”。
潭头镇渔溪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林卫东:他就像我们村里的宝一样,给渔溪洋村带来源源不断的资源、财富、经验。为人低调、亲历亲为、认认真真,每一件事情都做得非常到位,这样的老板多来一两个,乡村振兴就有希望。
星山岗(福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峰:这五年能坚持下来最关键的原因是对新农村建设的情怀,对农村的热爱,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各部门的支持下,打造一个有质量、多元化,能给老百姓、村里带来利益的文旅项目,要让老百姓富起来、有收益,他们的农副产品能够销得出去。
目前,除了致力潭头镇乡村现代生态观光园的建设,陈峰还积极介入我市城区莲池历史文化街区示范改造项目,通过活化利用街区古建筑,融入茶文化和玉文化的展示,让古建筑焕发新生机,成为未来福安的精品文化街景。
城南街道莲池社区居民 王强:原来这个地方满目疮痍,也是快倒塌的状态,陈总介入后进行修缮,利用建筑本身的状态尽量还原,所以他不断地在摸索,尽量做到修旧如旧。
城南街道办事处二级主任科员 钟绍基:现在整个街区正在进行建设,群众看到活化利用的效果,整个观念改变了,还带动了整个街区的商业氛围,现在很多商家已经在这边入驻了。
记者:陈政清 赵春朋
编辑:陈菁婧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