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新城正芳华|福安:齐心播种“石榴籽” 民族教育满园春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6日来源:本站原创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阅读量:
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24-10-16 22:38:50
多年来,我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关于“发展民族教育,培养民族人才”的重要题词精神,坚持以推动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之基,不断完善民族教育体系,健全民族教育软硬实力,推进民族文化创新性传承,让民族教育之花全域绽放。近日,位于坂中畲族乡的市第二民族实验幼儿园坂中园建设顺利收尾,预计明年春季投用。该幼儿园是我市重点实施的教育补短板项目之一,总投资4597.94万元,用地面积8558平方米,建筑面积6217平方米。全园按21个班级、每个班级30人的办学标准设计,投入使用后可新增学位630个。市第二民族实验幼儿园坂中园党支部书记、园长 王丽月:我们的定位是把幼儿园办成一所具有民族特色学前教育品牌,计划开展各类民族特色课程、如以幼儿园五大领域融合的三月三亲子活动进校园,畲族体育竞技、手工、美育等活动,为民族乡镇中心幼儿园扩优提质树立典型,将民族教育从娃娃抓起。在幼儿园数百米之隔,占地7.7万平方米的宁德市民族中学新校区(高中部)也即将建成。明年随着这两所学校的投入使用,坂中畲族乡将补齐民族教育短板,实现“幼小初高”以及特教、职教“一站式”民族教育体育全覆盖。坂中畲族乡党委二级主任科员 黄鑫斌:坂中畲族乡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帮扶山区畲族贫困生的殷切期望,大力发展民族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打造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中等教育、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的8所学校,开展各民族学生同教、同住、同吃,促进各民族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市作为全国畲族人口最多的县市,现有畲族学生11200多人,20世纪90年代初,市教育局就在全省率先设立老区民族教育股,负责推进实施民族教育工作。近三年,全市在民族校园工程建设上的投入资金2.8656亿元,其中坂中中心小学投入2900万元,建设艺术楼、多功能室、松潭小学教学楼等;市民族实验小学投入145万元,改造学校操场、学生食堂等;穆云畲族乡新建一所民族幼儿园,总投入3300万元。市教育局党组书记 廖高清:福安探索民族教育“四个一”行动计划,着力推进民族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师资力量,完善强校带弱校,不断提高民族教育水平。由于民族学校大多地处乡镇,师资力量及生源等方面办学资源相对薄弱。2019年由宁德市教育局组织,宁德民中牵头组建宁德市“民族中学教育联盟”,通过“大手牵小手”形式,对福安民中提供教学设施、教师支教、奖励基金、活动共建等多方面的帮扶工作,推动该校普高升学率稳步提高。市民族中学教务处主任 阮铃恩:在宁德市民族中学的帮助下,我校近年的教育质量逐步提升,每年普高升学率都会达到60%以上,今年中考校内排名第一、第二的学生,在福安市分别排第23、37名。为解决偏远畲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许多优秀教师前赴后继,在市教育局的助力下扎根农村,潜心育人。城阳镇茶洋民族小学是一个山村教学点现有学生27人,教师5名。15年来,在校长占文清的努力下,先后扩建校舍260多平方米,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多次在我市六年级质量检测考试中获得一等奖、优胜奖,还通过网络开设了口琴、歌唱等特色课程,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广阔天地。城阳镇茶洋民族小学学生:我们有口琴课、英语课、音乐课等其他课程,我觉得上口琴课和英语课,跟其他学校的同学一起上课都很有趣。城阳镇茶洋民族小学校长 占文清:刚来学校这边围墙都没有,是铁丝网拿去搭盖的,这边两个教室都没有,后来经过各个部门支持,还有各个学校比如进修校实小,支持物资、支持我们的课堂建设,我们现在硬件也跟城里面差不多。我市还积极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根基,在坂中畲族乡仙岩村的市民族实验小学操场上,只见学生们手持竹竿,伴随明快的节奏一开一合,翩翩起舞,这是由畲族传统的“打枪柦”演变而来的竹竿舞。在今年的中华一家亲•2024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活动现场,远道而来的台湾师生与市民族实验小学学生踏着同一旋律,同跳竹竿舞,成为中华民族两岸交融共鸣的一个亮丽缩影。市民族实验小学学生 穆妮热.玉散:我从一年级开始来到这里,现在六年级快毕业了,我喜欢竹竿舞,我从三年级就开始学,已经学三年多了,我很感兴趣。市民族实验小学校长 陈丽:目前学校有7个教学班,在校的学生有176人,其中少数民族生占60%,大部分学生都来自于本市或者是周边县市的十多个乡镇,以及四川、广东、云南、新疆等地的来韩务工的子女,将民族文化融入校园,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主旋律,组织学生参观民族类的博物馆,参加民族的文化节,进行民族地区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的习俗,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五个认同的内涵和意义,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宁德民中作为我市民族教育的“领头羊”,不仅开设了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课程,还积极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推广,重点培育的高脚竞速和板鞋竞速项目多次在全国、全省民运会上摘金夺银,创造佳绩。宁德市民族中学教练员 陈雄:高脚竞速和板鞋竞速属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是我校的优势体育项目,近年来多次在国家省级体育比赛中斩获金牌。目前队伍的梯队建设已基本成型,为了加强学生训练,我们充分利用体育课体壮课社团课,同时对周末节假日还有暑、寒假时间进行长期规划,以其得到科学有效的训练,目的让民族体育项目在校园中获得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市各民族学校积极运用课堂播撒“石榴籽”,浇灌“民族花”。康厝中心小学开展畲文化传承教育活动,要求学生从会讲一句畲语、会懂一则畲族传说、会唱一首畲歌、会跳一个畲舞、会打一套畲拳;市民族中学聘请畲歌、畲舞等非遗传承人到校授课;宁德市民族中学开发《畲族语言文化》《畲族文化风情》等校本课程;市民族职业中学搭建福安市畲族传统武术协会合作平台,推进民族文化创新性传承,在民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市教育局副科级督导员 薛少恭:民族教育首先要培养孩子的民族自信,而树立民族自信要从民族文化开始,这些年来,我们福安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精髓,致力打造民族学校“一校一品一特色”的办学模式,通过推进优秀民族文化进校园,为民族文化创新性的传承找到着力点,也为孩子激化民族文化自信,找到了发力点。市教育局党组书记 廖高清:民族学校有不同民族的学生,他们在这里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我们希望将一颗颗民族文化自信的种子播进孩子们的心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记者:陈澄 陈雅芳
编辑:宋诗莹
审核:林衍 阮珊妮 王雯秋 陈菁婧
作者:福安新闻网责任编辑:王雯秋